香港街头又现“抢扶老人名场面”!72岁大爷刚摔在斑马线,西装白领、鱼蛋阿婆、外卖骑手同时伸手——这哪是“帮忙”,分明是“比谁动作快”! 为啥香港人扶老人这么“勇”?不是他们胆子大,是港府给的“三重安全感”,把“扶老人”从“冒险”变成了“日常”。 第一重:看病钱?政府全兜了! 陈大爷摔在尖沙咀那天,有人刚扶他坐下,救护车的警笛声已经飘过来了。 香港的救护车是“免费直通车”——不管你是摔了腿还是扭了腰,上车就直接送公立医院,挂号、检查、治疗的基础费用全免,哪怕是几万块的手术,政府补贴也能盖住大头。 “以前怕扶了要赔医药费,现在知道政府兜底,伸手的时候哪会犹豫?”扶人的白领拍了拍西装,“反正不用我掏钱,先把人扶稳了再说。” 第二重:敢讹人?最高吃14年牢饭! 去年有个老太太玩“反咬一口”,说扶她的路人是“推人凶手”,结果路口监控把全过程拍得清清楚楚——最后老太太不仅赔了对方精神损失费,自己还被判了6个月缓刑。 香港法律里,“诬告陷害”是硬茬:敢讹好心人的,最高判14年监禁;家属帮忙作伪证的,直接“组团坐牢”。 卖鱼蛋的阿婆给陈大爷递水时笑:“谁会拿十几年自由换那点钱?讹人的成本太高,没人敢犯傻。” 第三重:全过程?摄像头盯着呢! 香港的街头像装了“天眼”——红绿灯杆、商铺门口、天桥拐角,摄像头密密麻麻,连窄巷的风吹草动都能拍清。 陈大爷摔倒的那10秒,斑马线旁的监控把“谁先伸手”“怎么扶的”都录得明明白白;扶人的三个人,每一个动作都成了“铁证”。 “就算真有麻烦,调监控一看就清楚,不用扯皮。”外卖骑手看了眼手机,确认陈大爷没事后,拧动车把就冲进了车流,“反正有摄像头作证,我怕啥?” 这哪是“勇敢”,是制度给的踏实 等陈大爷被家人接走时,尖沙咀的斑马线已经恢复了热闹:白领赶去开会,阿婆回到档口翻鱼蛋,骑手的车铃响得清脆——刚才的“抢着扶”,像没发生过一样,成了香港街头最普通的日常。 其实香港人不是“胆子大”,是制度把“扶老人”的顾虑全扫干净了:政府兜底看病钱,法律管住讹人者,监控盯着全过程,伸手的那一刻,谁都会底气十足。 这哪里是“抢着扶”,分明是“被安全感喂出来的本能”——当“扶老人”不用想“会不会被讹”“要不要赔钱”,谁都会愿意多伸一次手。 你遇到老人摔倒会扶吗?评论区聊聊你的“扶人顾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