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逃到香港的国民党中将张际鹏花光积蓄后,想去台湾却遭到拒绝,穷困潦倒之

史太郎呀 2025-11-19 11:38:28

1950年,逃到香港的国民党中将张际鹏花光积蓄后,想去台湾却遭到拒绝,穷困潦倒之下,他只得写信向黄埔一期同学袁守谦求助。 1949年8月4日深夜,长沙时任国民党第14军军长的张际鹏接到了一个让他措手不及的命令,陈明仁将他提拔为第一兵团副司令官,表面上是升官,实际上却被剥夺了兵权。 张际鹏心知肚明,陈明仁正在谋划起义,而自己因为曾与桂系白崇禧有过往来立场不明,成了必须被架空的对象。 次日陈明仁通电起义,张际鹏的名字赫然出现在起义将领名单上,他苦笑着看着那份通电,自己从未表态支持却被强行被动起义,当晚张际鹏做出了改变一生的决定,带着妻儿连夜离开长沙辗转逃往香港。 初到香港张际鹏还抱有幻想,手头的积蓄虽不丰厚但省着点用,支撑几个月不成问题,他一边申请赴台一边等待时局变化,但是现实很快给了他当头一棒。 台湾当局看到长沙起义名单上有他的名字,加上他与白崇禧的关系,直接将他列为政治不可靠人员,赴台申请如石沉大海。 更糟糕的是一个自称地产经纪的骗子盯上了这位落魄将军,对方声称港英政府即将开发新填海区,现在投资必定大赚。 张际鹏被说动了,拿出全部积蓄买下那块宝地,签约后才发现那是港英当局明令禁止开发的公海区域,他的钱打了水漂。 一夜之间这位曾经指挥上万军队的中将,被迫搬进铜锣湾一间仅有十几平米的阁楼,妻子不得不去洗衣坊做工,每天双手泡在冰冷的肥皂水里,换取微薄收入。 张际鹏则拖着快五十岁的身体,到葵涌码头扛麻袋,百斤重的货物压在肩上,汗水混着屈辱流进眼里。 1950年7月,酷暑难耐的午后张际鹏在码头晕倒了,工头看着他那身已经磨破的呢子裤,讥笑道:穿成这样来扛大包真是活见鬼了,躺在滚烫的水泥地上,张际鹏想起了黄埔一期的老同学袁守谦。 提笔写信时张际鹏的手颤抖着,袁守谦如今是台湾国防部的红人,刚晋升二级上将,是黄埔一期生中第一个获此殊荣的,自己这个落魄之人去求助,会不会给老同学添麻烦,犹豫再三他还是写下了那封改变命运的信。 信中张际鹏坦诚相告:守谦兄,际鹏已山穷水尽,妻儿挨饿本人在码头做苦力度日,长沙起义实属被动从未真心附和,恳请兄台看在黄埔情谊,助我赴台谋生。 袁守谦收到信后陷入两难,蒋介石正在气头上,对叛将深恶痛绝,张际鹏不仅名列起义名单,还与白崇禧有瓜葛,帮他等于引火烧身,但想起当年在黄埔岛上的岁月,想起惠州战役中张际鹏曾冒死掩护自己突围,袁守谦还是决定试试。 他先寄去两百美元应急,随信只写了两行字:老头子火气未消兄暂留港等候,这笔钱让张际鹏一家暂时喘了口气。 此后五年间,袁守谦没有忘记这位老同学,他先找陈诚疏通关系,又多次向蒋经国进言,甚至利用去香港劝说李默庵的机会,亲自了解张际鹏的处境。 在码头扛了五年麻袋后,1955年3月张际鹏终于等来了好消息,在袁守谦的不懈努力下,台湾当局同意他入境,但条件苛刻只能以铨叙少将退役身份,不得参与任何军政活动。 抵达基隆港那天张际鹏眼眶湿润了,虽然只是个退役少将的身份,每月领取的退休金也不算丰厚,但相比香港的苦日子这已经是天堂了。 在台北郊外张际鹏租了间小平房,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隐居生活,他很少出门,更不参加任何黄埔同学聚会深怕惹出是非。 1965年,袁守谦因脑溢血去世的消息传来,张际鹏关起门来哭了整整一天,没有袁守谦就没有他的今天。 五年后张际鹏也走到了生命尽头,弥留之际他让儿子把那张黄埔合影放在枕边,照片里年轻的袁守谦正偷偷拽着他的衣角两人都在笑。 那是1925年的春天,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至少那一刻,他们都相信革命必将成功,兄弟情谊永不变。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0 阅读:77
史太郎呀

史太郎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