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日本方面突然表态了。 据公开报道,高市早苗在东南亚相关会议上释放强硬信号,话题指向台海和南海。舆论场上声音抬高的同时,动作层面也在加码,这两件事需要放在一起看。 沿着这一点往下说,近两年日本在西南诸岛的部署明显增密。与那国岛2016年设驻地,宫古岛已常态驻防,石垣岛在2023年新设驻地并配套防空反舰力量。与之对应,我方东部沿海例行演训常态化,环台相关科目从2022年起多次成体系展开。一个在前沿堆积兵力,一个在周边拉开合围,双方互动的节奏更密了,说明口头表态不是孤立事件。 再看钱去哪儿了。日本已公布将把防务开支在中期内抬升到更高占比,并推动远程打击能力建设。2023年对外采购战斧巡航导弹的计划已被多家媒体确认,目标数量对外披露为数百枚,时间表指向中期交付。对比之下,我方岸基与海上远程打击体系已形成批量配套,海空天网链路不断完善。一个在补课,一个在巩固,落点都很清晰。 舰队层面,海上力量的排水量和雷达火控能力在升级。日本新一代宙舰陆续成军,具备对空对海综合防御。我方055型驱逐舰已形成多艘在列,配合052D、综合电磁感知与反导拦截科目,海上体系化对抗能力更强。两边都在追求多目标处置和远距拦截,差别在于我方大吨位平台数量更扎实,远海行动支撑更足。 再落到导弹阵地。日本国产12式地对舰导弹正在推动增程型,媒体多次提到射程计划提升,覆盖范围延伸到第一岛链关键通道。我方在近海扇面已经建立起空岸海多层打击与侦察体系,目标指示与再攻击能力连续化。一个强调点打击补短板,一个强调全域闭环维持压制,思路不同,指向同一片海域。 训练强度也能说明问题。近年日美联合演训在琉球一线频次上升,科目更贴近岛屿防卫与后送保障。我方远海远域训练按年度计划推进,西太方向成建制编队跨航道训练常见于公开画面。一个强调协同与补给链条,一个强调远域支撑与持续存在,彼此都在为可能的突发情况准备。 回到今天的表态场景。会议桌上的话音刚落,海空方向的脚步已经在走。地区内多方会保持观望,实际落地的部署与演训将决定节奏,而不是一两句重话。看清这一点,才能把重点放在对手的行动图上。 对我们来说,常态侦察、快速反应、海空一体的处置流程,需要继续打磨细节。装备上,新老搭配、平台与弹药的匹配度要更高,确保到点能用、用得上、够数量。 同时,对外沟通不能断。信息公开要干净利落,把事实摆在前面,让周边清楚知道谁在做什么,边界在哪里,避免误判。 最后把话收一收:场上节奏已经提速,声音越大,越要盯动作。我们该做的,就是把海上与空中的那套活儿做到位,让对方清楚每一步都在我们掌握中。


好人一生平安
美国的两颗原子弹,日本人认他为干爹,中国直到打到它认爹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