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菲律宾一名网友突然宣布了自己的看法,发帖引发连锁讨论。 他本想

若山饭团 2025-11-19 01:24:40

就在刚刚 菲律宾一名网友突然宣布了自己的看法,发帖引发连锁讨论。 他本想劝一劝“别喊打”,结果从菲律宾到马来、新加坡、印尼的华人,留言几乎同向:一旦日本介入台海,就必须强硬回应。这不是一时起哄,而是长期记忆叠加眼前风险的叠加。 翻回历史账本,东南亚各地在上世纪陷入占领期,新加坡“肃清行动”造成数以千计平民遇害,当地立起战争平民纪念碑;马来西亚不少城镇都有殉难碑和每年8月15日公祭。家庭口述、学校教材、社区纪念,一直在续这段记忆链。 把镜头拉回近年,国内对那段历史的公开展陈越来越系统,档案、口述史、遗址修缮都在推进。对照之下,日本社会里仍有人否认旧账、参拜相关场所时有发生,落差直接拉高周边华人的警惕值。 落到现实的硬动静,解放军海空常态训练没停过,远海补给、远程联动逐步熟练,航母编队出海成了日常画面。另一边,日本扩大军购,决定从美方引进射程上千公里的巡航导弹,媒体称最早从2025年开始到货,西南岛链的设施建设也在加快。 一旦台海起风浪,相关岛链的机场、港口、雷达和后勤都有可能被拉进场。这种外溢风险让东南亚华人格外敏感,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失控,波及面不会只在地图上一条线。 更细一点看,新加坡的纪念碑、马来西亚的公祭、印尼与菲律宾的地方史料,都把名字和地点写得明明白白。记忆是活的,不是口号,碰到现实动作,自然触发集体反应。 这股舆论并不等于好战。他们支持硬姿态,是因为历史证明退让并不会自动换来安全,只有把底线立住,对方才会掂量代价。 近年来的演训节奏也说明了这一点:台岛周边的多方向、多科目演练,外加信息、火力、封控等环节衔接更紧。相比之下,美日等在西太高频合练,同步推装备、设节点,区域的紧张就不会自己降温。 装备层面有支撑,心里才有底。辽宁舰、山东舰远海训练常态化,福建舰已开展海试,舰载机与舰队配合在磨合。对岸与其伙伴在增强远程打击和预警,我方也在补齐远程、反潜、信息联动等短板。 放回到那条火爆的帖子,东南亚华人的统一立场,是历史账本与现实清单叠加后的自然选择。不是谁带节奏,而是每家每户的亲历与证据在提醒别松懈。 所以,当有人说“能为二战讨回公道”,其核心并非情绪,是在表明:面对可能介入台海的外力,必须用清晰的态度与可靠的实力,避免老问题重演。 一句话收束:记忆在,底线在;力量在,心稳。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若山饭团

若山饭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