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决裂了!德国突然放话:中国设备别碰我们的6G   德国和中国的6G合作,

顾议史实 2025-11-18 13:08:05

彻底决裂了!德国突然放话:中国设备别碰我们的6G   德国和中国的6G合作,基本上已经翻篇了。   2025年11月,德国总理默茨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明确表示:未来德国的6G网络建设将完全排除中国产设备,同时美国的也排除在外。   一句话,把德国在关键通信技术领域对华的合作通道,彻底关上了,这番话一出,外界一片哗然,尤其是中国企业,过去多年深度参与德国通信网络建设,如今却被一脚踢出局。   更令人困惑的是,几乎在默茨发表讲话的同一时间,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拉尔斯·克林拜尔却正在北京,与中方举行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讨论如何深化经贸合作、稳定供应链。   默茨此番表态,并不是一时冲动,从德国近几年的政策演变看,“数字主权”早已成为政府的核心目标。   德国担忧过度依赖中国设备会导致关键基础设施受制于人,尤其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种担忧正在升级为政策行动。   根据德国政府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要在关键技术上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   默茨更进一步,他在柏林的一场数字经济论坛上表示:“德国将在6G网络的建设中,严格排除不符合欧洲安全标准的供应商。”   随后又宣布,将与法国联合举办“欧洲数字主权峰会”,推动在芯片、通信、AI等领域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   听起来挺硬气,但问题来了:德国电信网络中,中国设备的占比高达58%,德国三大运营商德国电信、沃达丰、O2,在5G建设中大多使用华为设备。   要想全面替换,至少要花20亿欧元以上,而且可能导致网络延迟、服务中断、甚至安全空窗期。   德国政府想独立,企业却要活下去,这就是现实的裂缝。   6G不是简单地比5G快一点,而是下一代全球通信规则的主战场,谁掌握了6G技术标准,谁就有了数据流动、智能终端、万物互联时代的“通行证”。   中国在6G领域起步早、推进快,截至2025年,中国在全球6G专利申请中的占比超过42%,位居世界第一。   华为主导的“IMT2030 6G推进组”已经发布多个关键技术路线图,并在太赫兹通信、智能反射面、网络切片等技术上取得突破。   反观德国,虽然宣布在2025年前投入7亿欧元用于6G研发,还建立了6个国家级研究中心,但无论是资金规模、人才储备还是产业链整合能力,都与中美差距显著。   更复杂的是,美国已经拉上日本、韩国、芬兰等国家,组建了一个“6G联盟”,明确排斥中国参与标准制定,德国现在想“技术脱钩”,却又不愿完全站队,结果可能是真正被边缘化。   如果德国一味拒绝中国设备,未来在6G标准制定中,将既无法主导,也无法影响,换句话说,德国想自己当“规则制定者”,但可能连“玩家”都做不成。   默茨的强硬表态,背后也有欧盟层面的压力,欧盟委员会已经在讨论,将“限制高风险供应商”从建议升级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默茨此举,很可能是提前释放信号,抢占话语主动。   但问题是,德国不是孤岛,它是全球最依赖中国市场的大国之一。   2024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到2460亿欧元,德国出口的大众、奔驰、宝马,在中国的销售额占到全球市场的近40%,在电动汽车、电池、智能制造等领域,中国不仅是买家,还是德国企业技术迭代的合作方。   德国经济部长克林拜尔亲自访华,就是对这种现实的回应,他表示:“德国不会与中国‘脱钩’,我们要做的是‘去风险’,而不是切断联系。”   说白了,这就是德国的“双轨策略”:在技术上对中国设限,在经济上继续合作,既想保住美国的政治欢心,又不想丢掉中国的市场红利。   问题是,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能走多久?   面对德国的政策变化,中国企业当然要警惕,但不必悲观。   这次德国的“技术封锁”,也在倒逼中国企业加快自主创新,目前,中国已形成从底层芯片、基础算法到设备集成、系统解决方案的完整生态,6G的核心专利、应用场景、产业标准,中国都在积极主导。   德国的市场虽然重要,但不是唯一,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早已超越欧洲,与其在德国苦等政策松动,不如把资源投向更确定、政策友好的新兴市场。   中国的通信企业,已经不是十年前那个“打价格战”的代工厂,而是具备全球标准“话语权”的科技力量,德国封锁的,是一个市场;中国打开的,是一片更广的天地。   技术产业是全球协同的系统工程,不是修墙种菜的农场,德国想通过排除中国设备来实现“技术独立”,结果可能是成本飙升、质量下滑、标准缺席,最终反噬自身。   对中国而言,这是一次提醒: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   但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机会:在全球通信格局重塑之际,中国有机会跳出被动防守,进入主动构建的阶段。   德国封闭的不是中国,而是自己。    信息来源:德国总理吹嘘:6G不用中国的,美国的也不要——观察者网

0 阅读:115
顾议史实

顾议史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