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结局早已注定,岛内惊现退党潮。大陆的判断似乎再次应验。这盘棋的终局,或许早已注定。 11月18日,距离柯文哲贪腐案的一审宣判,只剩下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岛内所有目光都聚焦于此,但结局的轮廓似乎已愈发清晰。 这起案件的审理进程可谓一波三折。 从去年8月柯文哲被收押禁见开始,整个事件就充满了强烈的政治色彩,远超出了单纯的司法范畴。 检方求处28年6个月的重刑,指控其图利财团高达121亿新台币。 这样的数字,无疑在台湾社会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也让柯文哲的处境变得岌岌可危。 尽管柯文哲方面始终坚称决策“专业且无私利”,但司法程序并未因此停下脚步。 法院密集排定了上百次庭期,试图理清这团乱麻。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案件的关键证人、前民众党财务长梁秀菊,因病取消了原定于11月18日的作证。 这直接导致审理程序被意外提前。 法院随即宣布取消后续庭期,直接在12月进入辩论阶段。 这意味着,最迟到2026年3月,这只悬在柯文哲头顶的靴子就将正式落地。 对于柯文哲个人而言,无论最终判决有罪与否,他的政治生命实际上已经终结。 佩戴电子脚镣的画面,早已将他昔日的光环彻底击碎。 更致命的是,他亲手创立的民众党,正在他身后迅速崩塌。 去年12月,柯文哲从看守所寄出辞职信,这封信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尽管党内高层一度象征性“慰留”,但基层的退党潮早已暗流汹涌。台北、新北等地的党工干部纷纷出走,支持者群组接连解散。 到了今年8月,党员徐瑞希的公开退党,更是将党内矛盾彻底摆上了台面。她对党务不公的指控,揭示了民众党内部早已离心离德。 黄国昌接任代理党主席后,虽试图稳住阵脚,但面对募款困难和党内分裂的窘境,他显得力不从心。 一个失去“神主牌”的民众党,正在快速失去存在的价值。 有趣的是,岛内民意却出现了微妙的翻转。 一份今年9月的民调显示,认为柯文哲遭受政治迫害的民众比例大幅上升,同情者激增了约150万人。 这反映出赖清德当局试图通过司法手段“一石二鸟”,既铲除政敌又震慑第三势力的做法,可能正在遭遇反噬。 它非但没能整合社会,反而加剧了对立。 对于这一切,海峡对岸的大陆,似乎早已洞若观火。 从去年9月柯文哲被羁押起,国台办就明确指出,这是民进党当局在“党同伐异”,制造“绿色恐怖”。 大陆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 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柯文哲一人的遭遇,而是岛内政治生态的恶化,以及“台独”势力为巩固权力不择手段的本质。 在大陆看来,赖清德当局的这种操作,恰恰证明了其虚弱和不自信。 他们越是激烈地打压异己,就越是暴露出对两岸民心走向的焦虑。 因此,大陆方面并未因岛内的政治纷争而动摇既定方针。 相反,他们正以前所未有的战略定力,稳步推进自己的议程。 从去年强调“融合发展”,到今年将对台专章纳入“十五五规划”,大陆的每一步都清晰而坚定。 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更是从法理和历史上巩固统一叙事。 大陆的逻辑很清楚:台湾内部的政治斗争,只是历史进程中的一段插曲。 无论谁上谁下,都无法改变两岸实力对比的悬殊,更无法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柯文哲案的最终结局,以及民众党的泡沫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岛内第三势力空间的急剧萎缩。 台湾政坛将再度退回到传统的蓝绿对决格局。 一个更加撕裂、内耗更严重的台湾,只会削弱其整体的应对能力。 当岛内政客们沉迷于党同伐异的零和博弈时,他们正亲手为外部力量的整合创造条件。 这恰好印证了大陆的根本判断: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大陆自身的发展和实力。 当统一的物质和精神条件都具备时,任何内部的政治操弄都将是螳臂当车。 柯文哲的个人悲剧,民众党的兴衰存亡,最终都将被更大的历史叙事所覆盖。 两岸统一大势所趋,这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由实力、民心和历史规律共同决定的必然。 岛内的这场政治风暴,最终或许只是这个宏大进程中的一个注脚。


上善
柯文哲不知天高地厚,是该吃点苦头
原油价格下降了 回复 11-18 21:44
士可杀不可辱,要柯屈尊去与侯伪娘儿一起作战太欺负人了。柯的选择没错,联合失败也符合猪卧底的利益。
用户10xxx61
呢个滑头牢死就对了
湖田白云
柯文哲不贪他自己都不信。
挥手与回首
柯文哲真是活该!!!狗咬狗!咬得好!
星星之火
都是些小丑
直立行走的百科全书
当初只有郭台铭能压住柯文哲
施沙群岛
坐牢到统一台湾再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