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零下!医生提醒:高血压患者需谨慎避开这几项活动,才能平安,早知道早改变 一

疾冰预防说 2025-11-18 10:49:14

气温零下!医生提醒:高血压患者需谨慎避开这几项活动,才能平安,早知道早改变 一降温,街上的人明显少了不少,但小区里的老年人照旧天不亮就出门遛弯,帽子没戴好,风一吹脑门儿都红了。 医生看到这种场景都会忍不住皱眉,特别是那些有高血压的,这种天气真不是随便能折腾的。气温一降,血管收缩速度变快,血压就跟着上来了,控制不好,很容易出事。 冷天洗冷水澡,听着都让人打个哆嗦,但有些人还是习惯那一套,觉得这样“刺激血液循环”。可问题是,冷水一冲,交感神经立马被激活,肾上腺素飙升,血压飙得更快。 这时候心脑血管的负担特别重,严重的话会导致心绞痛或者脑供血不足。特别是早上刚起床,血压本就高,是全天波动最大的时段,这时候洗冷水澡就是在给身体添堵。 很多人觉得冬天屋里呆久了会发闷,喜欢猛地开窗通风透气。但大风一吹,冷空气直灌进来,室内外温差太大,会导致血压瞬间波动。 尤其在封闭空间里突然打开窗户,寒冷刺激让心率加快,血管骤缩,不少高血压患者在这种场景下出现过晕厥或者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国家卫健委曾在相关指南中提到,寒冷环境是冬季血压控制难度增加的一个重要诱因,不容忽视。 外出锻炼看起来挺积极,但温度太低时,不建议空腹出门活动。空腹状态下血糖偏低,低血糖会让大脑缺能,合并血压升高时,就特别容易出现头晕、跌倒这类意外。 特别是清晨空气质量差,有时候雾霾加寒风,对血管壁的刺激更强,这种时候运动非但没有益处,反而可能诱发并发症。选择中午太阳出来时段、避风的环境,才是相对安全的方式。 还有些人不在意晚上的加湿问题,室内太干,呼吸道受到刺激,引起夜间憋醒、打鼾等现象,间接也会让夜间血压变得不稳定。 有研究发现,睡眠质量下降直接影响高血压的控制效果,特别是夜间血压无法下降到正常值,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保持室内温度在二十度上下、湿度在百分之四十到六十之间,是对血压比较友好的环境。 高血压这个事,看起来就是量量血压、吃吃药那么简单,但真正复杂的是怎么在生活细节中把风险降到最低。 一到冬天,身体受寒冷影响特别大,很多血管收缩的应激反应是悄悄发生的,不会给人提醒。一旦控制不好,带来的后果不是简单的头晕,而可能是心梗、脑梗这样的大事。天气变冷不代表一切照旧,高血压患者该改变的生活方式得跟着温度走。不折腾,才是平安的前提。

0 阅读:87

猜你喜欢

疾冰预防说

疾冰预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