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如果偷袭中国沿海城市,或者军港,像珍珠港一样,后果会怎样? 3500万同胞血不能白流,机会来了。 说白了,现在还觉得日本不敢动中国沿海城市和军港的人,跟当年珍珠港事件前觉得日军绝不敢主动挑衅美军的人一样,都是把 “不可能” 三个字刻进骨子里,却忘了战争从来不会按常理出牌! 就说1894 年丰岛海战,日军就是靠着突然袭击打响甲午战争,彼时大清年财政收入比日本多千万两白银,陆军数量是日军近三倍,却愣是被客场作战的日军打得 1.2 万人阵亡,最后签下《马关条约》割地赔款。 还有1941 年珍珠港事件,美军早破译了日本外交密码,却因偏见不信日军能掌握海上加油技术,盯着中南路防线放空了北路,让日军特混舰队靠 7 艘油船悄无声息摸到珍珠港外 200 海里,把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炸得片甲不留。 这两次都是 “不可能” 变成 “血淋淋现实” 的铁证,如今可别再犯同样的错。 别以为现在的日本没那个本事,它的海上自卫队早不是二战后那个 “防卫队” 了。 手里握着 8 艘宙斯盾舰,18 艘常规潜艇,其中 “苍龙” 级潜艇水下排水量近 4000 吨,能悄无声息在西太平洋游弋。 就别提那 2 艘改造成航母的 “出云” 级驱逐舰,能搭载 F-35B 舰载机,这种战机作战半径超过 1000 公里,从日本横须贺基地起飞,够得着中国长三角沿海的军港。 日本还在玩命造导弹,12 式反舰导弹改进型射程提到了 1000 公里,嘴上说是 “防御”,实则能打穿中国沿海的防空外围。 最阴险的是它学美国给台湾送 “阿特斯 - 600M” 巡飞弹那套,完全可能用大批小型无人机当 “先锋”,这类目标个头小,传统防空导弹不好拦,一旦突防就能炸港口油库、雷达站。 但真以为偷袭能占到便宜?那是没算清中国的防御账。现在沿海早不是甲午年无设防的状态,从山东到广东,密布着微波武器、激光拦截系统,珠海航展上亮过相的 “寂静狩猎者” 激光武器,几秒内就能烧穿无人机外壳,对付低空突防的战机、导弹同样管用。 更别说天上有预警机 24 小时巡逻,海里有 055 大驱带着护卫舰织成反潜网,水下还有核潜艇待命,日军想复制珍珠港 “摸黑偷袭”,恐怕刚出港就被卫星盯上。 退一万步说,就算真有漏网之鱼造成点损失,反击的拳头立马就到 —— 东风 - 3 导弹射程 2800 公里,从内陆发射能覆盖日本全境,不管是东京的防卫省还是横须贺军港,都在打击范围内。 海军的航母编队也能前出西太平洋,把战场推到日本家门口,这可不是当年北洋水师困守刘公岛的局面。 再算经济账,日本更赔不起。中国沿海光是长三角、珠三角的 GDP 就占全国 60% 以上,确实是块 “肥肉”,但日本的经济命脉更依赖海上航线,一旦偷袭发生,中国海军能分分钟切断其印度洋石油运输线。 还有中国的工业产能,无人机年产量占全球 70%,导弹生产线开足马力能让弹药像流水线产品一样供应,日本那点军工产能根本不够耗。 美国就算想帮衬,看着东风导弹的射程也得掂量掂量,毕竟珍珠港事件后美国能靠产能翻盘,现在中国的工业规模可比当年的美国还吓人。 最关键的是民心士气,3500 万同胞的血海深仇不是说着玩的。甲午年清军还没打就想着退缩,现在只要有敌人敢来,火箭军的导弹、海军的战舰、空军的战机立马能形成合力。 日军当年偷袭珍珠港赢了战术却输了战略,最后被原子弹炸得投降,如今要是敢再来一次,只会输得更惨。 历史早把道理摆得明明白白:对侵略者的轻视,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这根弦什么时候都松不得。 文章只是个人看法,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不同的想法?觉得日本真的有胆量偷袭中国沿海城市和军港吗?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信息来源如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