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层认为,俄罗斯这么“大方”的付出,会把中国的实力养得越来越强,等俄罗斯反应

纸上点将 2025-11-17 20:49:49

美国高层认为,俄罗斯这么“大方”的付出,会把中国的实力养得越来越强,等俄罗斯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将无法平衡中国。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迅速祭出制裁大棒,冻结俄罗斯海外资产,切断其能源销售管道。这直接逼迫莫斯科转向东方市场,尤其是中国。2022年以来,俄罗斯以低于市场价的折扣供应石油和天然气,幅度一度达11%。中国进口石油量随之激增70%,天然气项目也快马加鞭推进。双边贸易额从2021年的1400亿美元跃升到2024年的2400亿美元。这种转变帮俄罗斯稳住了财政盘子,对华出口占比超过30%,缓解了西方封锁的压力。但说白了,这也让中国能源成本直线下降,腾出手来砸钱搞工业升级,特别是电动汽车和新能源领域。俄罗斯短期内喘了口气,中国却借机攒下外汇储备,转头投向高科技研发。美国的能源官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反复计算,这种资源倾斜正加速中国经济体量的膨胀,而俄罗斯作为资源出口国,话语权只会越来越薄。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中国企业的长期合同,价格卡在国际水平的八折以下。这源于莫斯科的经济窘境,西方制裁让欧洲天然气需求腰斩,俄罗斯必须找新出路。中国正好接盘,不仅买得起,还买得起量。管道项目如西伯利亚力量一号已全面投运,二号线也在2025年9月敲定协议,年输气量预计500亿立方米。这不光是能源交易,还捎带军事和技术交流,双方联合搞武器系统,进展有目共睹。中国用人民币结算,帮俄罗斯绕开美元体系,互补性拉满。美国的智库分析指出,这种绑定让俄罗斯短期财政平衡,但长远看,中国制造业的全球霸主地位会让莫斯科的资源牌越打越弱。毕竟,中国经济规模已是俄罗斯的四倍,这种不对等只会雪上加霜。华盛顿的官员们不是没想过拉拢俄罗斯对抗中国,可如今形势逆转,俄罗斯已铁了心往东靠。 美国对中俄能源合作的警惕,从2022年就开始了。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在国会听证会上直言,这种低价转移直接压低了中国工业门槛,推动其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领域的突破。2025年,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更警告,北京继续买受制裁的俄罗斯石油,就得面对额外关税。这反映出华盛顿的焦虑:俄罗斯的让步虽解了燃眉之急,却在无意中养大了一个对手。G7外长会议上,他们谴责中国提供双用组件给俄罗斯,强调这加剧了全球安全隐患。哥伦比亚大学能源政策中心的研究显示,中俄协议有潜力重塑能源格局,美国曾幻想用能源拉拢俄罗斯夹击中国,可现实中,这种努力已成泡影。2025年5月,中俄宣布无上限伙伴关系,美国国家安全报告直指这是60年来对美利益的最大威胁。俄罗斯在国际上处处碰壁,自然加码与中国合作,但这也暴露了其依赖症。 俄罗斯的能源策略不止瞄准中国,印度也分了一杯羹。2025年,尽管美国多次劝阻,新德里仍坚持进口廉价俄罗斯能源,导致美印关系生出裂痕。莫斯科的算盘是分散风险,可中俄合作规模最大、黏性最强。2025年10月,美国推动增加对中国液化天然气出口,试图挤占俄罗斯份额。休斯敦的能源公司加班加点备货,但效果有限。中国外汇储备滚雪球般增长,用于半导体和新能源投资,2023年专利申请量就涨了25%。俄罗斯出口收入虽达580亿欧元对华,可市场锁定让其谈判底气不足。大西洋理事会的专家指出,俄罗斯通过低价换资金,还深化了军事AI合作,这让西方头疼不已。北京的回应一贯强硬,外交部发言人郭家坤在10月23日驳斥欧盟对中企的制裁,称这是霸凌行径。中国强调正常贸易合法,但美国视之为规避制裁的把戏。 未来,中俄框架已定型,俄罗斯依赖东方市场,美国的干预难改大局。2025年10月25日,新美制裁让中国和印度短暂暂停俄油进口,但这只是暂缓。北京权衡后,继续推进管道项目,强调能源安全自主。俄罗斯经济虽受卢布波动影响,但廉价出口稳住了阵脚。美国的报告反复强调,这种不平衡会让莫斯科失去制约中国的能力,中国实力膨胀速度惊人。全球能源格局正悄然转向东方,西方需重新审视策略。

0 阅读:77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