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这下也算是看明白了,针对台湾回归问题,拖的越久,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台湾回归

映天真 2025-11-17 20:14:53

国家这下也算是看明白了,针对台湾回归问题,拖的越久,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台湾回归这事儿,本来像回家一样自然,可拖着拖着,就跟欠了高利贷似的,利息越滚越多。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这话搁在历史书里翻不开。1945年10月25日,日本投降,按照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台湾光复回归祖国。那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果实,两岸同胞本该共享太平。可惜1949年国共内战收尾,国民党集团退到岛上,赖着不走,从此把台湾问题拖成悬案。本来通过和平方式早点解决多好,谁知岛内当局一拖再拖,外头还有人搅和。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就把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1954年第一台湾海峡危机就闹得鸡飞狗跳。岛内当局借坡下驴,搞起“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到了80年代,中国提出“一国两制”,香港澳门的实践摆在那儿,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了,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跟上,两地平稳过渡,证明这路子走得通。   可90年代李登辉抛出“两国论”,2000年陈水扁上台推“一边一国”,2016年蔡英文拒绝“九二共识”,交流大门一关,2024年赖清德接棒,更是变本加厉。拖到现在,2025年美日还越掺和越深,美国国会通过NDAA 2025加强台军援,日本首相公开说“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国家看明白了,这拖延不是稳住局面,而是给分裂势力留喘息口子。 说起政治成本,这拖延最直接就是让“台独”分子多喘口气。赖清德上台后,教育改革加速“去中国化”,2024年教育部推新课纲,历史书里抗日战争部分被压缩,中国古典文学课时减半。台北那些学校,旧教材堆仓库,新书强调“台湾主体性”。国际上,美国第七舰队巡航台海,日本防卫省官员在东京记者会上敲桌子表态支持台湾。国家得花大力气在联合国反击这些言论,外交官们忙得脚不沾地。 而经济损失更扎心。2024年两岸贸易额超2600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总出口近32%。可岛内当局非要搞“新南向政策”,逼台企去越南、印度建厂。结果大陆芯片进口价涨了15%,手机电脑成本跟着抬高。台积电这些企业,本该早点跟大陆整合,技术共享共赢,现在美国卡脖子,台湾成棋子,两头吃亏。外资一看这形势,投资中国高科技的劲头儿弱了,上海浦东那些开发区,项目搁浅一大堆。 军事上,拖延的风险最大。台湾海峡就180公里宽,人民解放军现在有055驱逐舰、歼-20隐身战机,实力摆在那儿。2025年1月,解放军飞机越中线次数创纪录,日本冲绳基地扩建,美国关岛部署中程导弹。台军也买美制装备,演习频频。要是再拖几年,美日介入更深,真动起手来,国家得同时对付多路人马,难度翻倍。 文化认同的裂痕最让人堵心。2024年皮尤调查显示,台湾人中超过八成自认“主要是台湾人”,只3%说“主要是中国人”。国立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数据也类似,年轻人里“只认台湾人”超六成。赖当局淡化中国历史,教科书改版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被边缘化,抗日战争章节寥寥几笔。岛内年轻人刷社交媒体,分享本土节日,春节中秋的共同记忆渐淡。拖下去,统一了还得花大力气重塑这认同,成本高出十倍。 而香港要是早点回归,1997年那平稳交接本该提前,避免后来风波。新疆分裂势力跟“台独”有过勾连,2014年昆明火车站事件背后就有影子。台湾问题不赶紧摆平,其他地方的苗头也跟着起。美日把台湾当遏华棋子,美国国务院地图上圈台海航线,日本自民党议员辩论“战略要冲”。 国家高层反复强调,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反对“台独”分裂。深化两岸经济融合,福建平潭开发区台商落户多,推动文化交流,青年互访故宫博物院。外交上维护核心利益,在国际场合据理力争。老百姓也得清醒,统一如回家,早归早安稳。

0 阅读:88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07

用户14xxx07

5
2025-11-17 21:53

早点收回来,不要怕,大不了晚发现几年,国家威严是打出来的,小日本也要干掉,不干掉迟早要吃亏。

猜你喜欢

映天真

映天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