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一位家长的吐槽直接把家长圈炸了锅,一年级孩子的校服费居然要970元!清单上写得明明白白,两套夏装、两套秋装再加一套冬季三件套,还规定每周一必须穿,就这一句话让全网家长都跟着代入了热议。其实这事说起来不复杂,就是公办学校的校服收费,却达到了不少城市的中高位水平,有家长晒出电商平台同款国标校服才卖350-550元,这么一对比,争议自然就来了。 说句实在的,家长们不是反对买校服,而是怕花冤枉钱、花糊涂钱。支持的家长也有道理,双职工家庭每天早上不用跟孩子纠结穿什么,五分钟就能出门,确实省心,而且统一着装能避免孩子间的衣着攀比,让大家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有人算过细账,小学五年穿下来年均不到200元,比频繁买名牌童装划算,还觉得低价校服质量没保障,不敢给孩子穿。但更多普通家庭的吐槽才真叫戳心,俩娃家庭光校服就花近两千,快赶上一个月生活费了;更气人的是有些学校三年级就换款式,之前的近千元校服直接闲置,还有那四百多块的西装礼服,三年顶多穿两次开学典礼,纯属浪费。 国家明明有标准,冬季三件套大多在150-180元之间,可到了学校手里就翻倍,面料成本、检测费用、供应商报价这些关键信息一概不公示,谁知道中间有没有层层加价?之前就有地方曝光过校服采购黑幕,教育局指定供应商排除低价优质商家,最后买单的还是家长。更可气的是质价不符,有些高价校服看着花哨,洗几次就变形起球,完全对不起标价。家长们要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花的每一分钱都明明白白,像有些地方那样纳入政府指导价,采购全程公开,再给贫困生无偿配发,这不就皆大欢喜了? 校服的初衷本是实用、经济、促平等,不是比拼价格高低、款式新颖。970元贵不贵,关键看是否物有所值、是否公开透明。如果能把账算清楚,让家长看到面料品质和成本构成,真正做到质价匹配,即便价格稍高大家也能接受;但要是玩“自愿”套路、搞暗箱操作,再高的价格也站不住脚。教育部早就要求校服采购自愿,杜绝质次价高,希望学校和相关部门能听见家长的声音,让校服回归育人本质,而不是变成家庭的“隐形负担”。 你家孩子的校服花了多少钱?有没有遇到过换款频繁、质价不符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来源:九派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