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高市早苗知道怕了!! 第一步是不建议前往,第二就是限制进出口,第三是撤侨,最后第四步就是撤回大使。该准备算算旧账了。 高市早苗一句“台湾有事就是日本的存亡危机”,乍看像是政客惯常的强硬表态,但它引起的震动并不是在对外层面,而是直直打回日本国内,把经济、政治、社会三大本就脆弱的地方全部敲醒了。 表面上像是对中方说话,实际上却把日本自己的问题全都照了个底朝天,先说经济,很多日本人长期相信,中日贸易关系深到能当“压舱石”,吵归吵,生意照做。 但这次事件让大家意识到,这东西不是压舱石,是软肋,最直观的就是旅游,中国游客今年差不多来了700万人,贡献了1.73万亿日元,是外国游客消费的大头。 结果中方一句“建议暂缓赴日”,日本商家马上紧张起来,不是他们敏感,是因为2012年的教训太狠。 那次事件导致中国游客数量直接拦腰砍掉,旅游业损失超过2000亿日元,谁被吓过一次,谁就忘不了。 如果说旅游受挫只是短痛,那产业链依赖则是硬伤,日本那些拿得出手的行业,比如电动车、节能家电,都得靠从中国进口超过九成的重稀土“镝”。 你要是断了这玩意,日本相关产业完全动不了,讽刺的是,政客天天喊“脱钩”,可在调查里,七成以上的在华日企还想继续扩张,真正想抽身的连5%都没有。 嘴上说要强硬,身体却很诚实,这样的撕裂让整个经济像被硬拉开一样发出嘎吱声,经济的压力其实还算表面,可以量化。 真正让局势散架的,是政治层面的反噬,高市本来是想靠强硬表态巩固右翼的支持,结果压力一来,不但没团结谁,倒把政坛里原本就有的旧裂缝全部拉开了。 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直接批她“制造危机氛围”,自民党重量级人物石破茂也说她越线,媒体更直接,《东京新闻》社论把她的话形容成“提前宣布战争”。 最能体现内部紧绷程度的,是自民党政调会长小林鹰之,竟然亲自出来对中方喊话“希望冷静”,这动作等于公开承认:执政党内部已经快压不住锅了。 高市这句刺激人的话之所以引起这么大反响,还因为它踩在了历史情绪的雷点上,她过去参拜靖国、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本来就让外界难以信任她。 一旦她开始谈台湾问题,那种挑衅意味就会被放大到极致,很多人把中方的强烈回应视为一次对日本右翼长期“修正历史”倾向的集中反击,从甲午战争、殖民台湾到抗日战争,那些历史旧账,瞬间全部浮上来了。 社会层面的压力也随之爆发,中方提到“撤侨预案”、甚至暗示可能召回大使,这些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实打实会让人恐慌的信号。 普通日本人第一次觉得,事情可能不是“嘴上吵”,而是真有风险,首相官邸门前出现抗议人群,就是民众焦虑被点燃后的压力阀。 至于资本市场,它从不说废话。消息一出来,日经指数马上掉了近200点,一天内外资净流出超过3000亿日元。 民众可以表达情绪,但资金会直接投票,市场给出的判断非常清楚:这种在历史红线附近乱晃的言论,会动摇投资信心,甚至伤到国家稳定的根基。 说到底,高市的这番话就像往日本内部早已干裂的土地里浇了一桶汽油,让经济的依赖、政治的裂缝、社会的焦虑全部冒了出来。 它提醒所有人:历史不是玩具,地缘政治不是舞台,任何在红线上试探的动作,最终伤到的往往是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