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这个事终于看明白了,不分红都不行!一边是业绩下滑的寒意,一边是高分红的热

惜陈谈娱乐 2025-11-17 11:39:10

格力电器这个事终于看明白了,不分红都不行!一边是业绩下滑的寒意,一边是高分红的热度,这背后全是绕不开的现实考量。 2025年10月底,格力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财报,营收1371.8亿元同比降6.5%,净利润214.61亿元降2.27%,单季度营收降幅更是扩大到15.09%,业绩压力肉眼可见。 家电行业格局早已变天,格力已跌至行业第四,被美的、海尔远远甩开,连空调主业都岌岌可危。2025上半年,格力空调线上市占率23.62%,同比微降0.17%,而小米空调市占率已达15.32%,同比暴涨4.78%。 更要命的是空调行业大环境遇冷,2025年11月空调内销排产同比下滑19.8%,出口下滑15.7%,连续两个月大幅收缩,格力的核心基本盘持续承压。 这一切的转折点要回到2019年,高瓴资本以416.62亿元收购格力15%股份,其中208.31亿元来自银团贷款,年利率5%。截至2025年8月,这笔贷款本金余额仍有127.94亿元。 董明珠则通过复杂的股权架构实现了身份转变,她出资24亿元占股95%的格臻投资,控制珠海毓秀41%股权,进而间接掌握格力28%投票权,从职业经理人变成了企业实际控制人。 高瓴的投资回报不算理想,年化IRR在10%-11%之间,未达15%的预期,且已将全部格力股权质押,资金压力不小。而格力的高分红,刚好能覆盖贷款利息并偿还本金,这是必选项而非选择题。 2024年格力分红168亿元,2025年中期又分红56亿元,上市至今累计分红已达1467亿元。反观竞品,美的2025年中期分红85亿元,但其海外营收占比41.52%,业务结构更均衡。 格力的多元化之路堪称坎坷,投入重金的手机、新能源汽车等业务均未起色。2024年格力钛营收占比不足5%,手机因配置落后被诟病高价低配,多元化投入几乎打了水漂。 研发投入也存在明显失衡,2024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却过度集中于空调业务,碳化硅芯片工厂投产虽亮眼,但新兴领域资源分配不足,难以形成新增长点。 董明珠“绝不用海归派”的人才策略也引发争议,比亚迪、美的等企业通过吸纳海归人才,在新能源、智能装备领域快速突破,而格力依赖内部培养,跨界创新动力不足。 网友对此看法不一,有人觉得分红是对股东负责,也有人质疑:“把钱都分了,研发和多元化怎么办?难道靠分红就能守住市场?” 从未来走向看,高瓴的减持限制即将到期,若格力股价持续低迷,高瓴可能考虑退出,这会给企业带来不确定性。而小米等新兴品牌的冲击仍在加剧,空调市场竞争会更激烈。 格力想要真正复兴,仅靠高分红稳住股东远远不够。调整研发结构、优化人才策略、找到靠谱的接班人,这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否则,高分红的光鲜背后,可能是持续失血的隐患。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惜陈谈娱乐

惜陈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