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的舰长,是个狠角色!厉害到什么程度?据说当年他开着沈阳舰去小日子周边溜达,连睡觉眼睛都得留条缝,死死盯着雷达屏幕。不是资历熬出来的官,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将才。 陈治国的军旅生涯是从基层一步步走出来的,没有半点捷径可走。 他毕业于大连舰艇学院,从普通岗位起步,一点点积累舰艇操作的硬技能,后来慢慢走上了沈阳舰副舰长的岗位。 沈阳舰作为北海舰队的主力,装备着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专门负责远海警戒和反舰作战,经常要执行长距离巡航任务。 在这艘舰上,陈治国养成了严谨到极致的工作作风,他要求官兵们对每一台设备的参数都了如指掌,每一次训练都要达到实战标准,哪怕是雷达屏幕上一个微小的信号波动,也不能轻易放过。 2013年,陈治国升任沈阳舰舰长,接到了绕日本巡航的命令。 这次任务航程数千海里,要穿越宫古水道等多个敏感海域,当时日本自卫队还在附近举行大规模演习,将大片海域纳入导弹射程范围。 整个航行过程中,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护卫舰一直紧紧跟随监视,各种探测信号不断扫过沈阳舰。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陈治国几乎全程守在舰桥,饿了就啃几口压缩饼干,渴了喝两口凉水,实在撑不住了就轮流休息片刻。 他常说,雷达屏幕就是战场,每一个光点都可能藏着风险,作为舰长,必须守住这道防线。 在他的精准指挥下,沈阳舰带领编队从容应对各种复杂态势,圆满完成了这次意义重大的巡航任务,用实际航迹彰显了中国海军的主权立场。 这次巡航让陈治国一战成名,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 之后几年,他先后参与了“海上合作-2014”“海上联合-2015”等多国海军联演,和多个国家的海军同台演练,既展现了中国海军的专业能力,也吸收了先进的作战思路。 后来他调任北海舰队舰艇训练中心主任,把自己在海上积累的实战经验,变成了一套套贴近实战的训练方案,为海军培养了大批一线作战人才。 在训练中心期间,他依然保持着在舰上的严谨作风,每一个训练科目都亲自把关,每一个战术细节都反复打磨,确保学员们走出训练中心就能上战场。 2022年6月,中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陈治国作为接舰部队主官接过了命名证书,成为这艘8万余吨巨舰的首任舰长。 这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航母,搭载了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能让歼-15T、歼-35等舰载机实现“满弹满油”起飞,综合战力较之前的航母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驾驭这样一艘技术密集的“海上巨兽”,难度远超驱逐舰,需要统筹上千名官兵的训练、管理和作战任务,还要协调电磁弹射系统、舰载机起降等一系列复杂环节。 陈治国把在沈阳舰时期的经验充分运用到福建舰的管理中,从雷达监控的精细化标准到系统维护的严格流程,再到官兵的实战化训练,每一个环节都抓得扎实。 2024年福建舰开展海试时,他亲自协调工程师团队,优化电力分配,确保弹射系统输出稳定可靠。 2025年8月1日福建舰正式入列后,他立刻带领全舰官兵投入南海舰队联合演练,与055型驱逐舰、综合补给舰等舰艇实现高效协同,让这艘新航母快速形成了战斗力。 同年11月5日的入列授旗仪式上,他接过八一军旗,全程陪同官方视察并汇报工作,专业素养和指挥能力得到了最高统帅的现场检验。 从沈阳舰的远海巡航到多国联演的实战历练,从训练中心的悉心育人到福建舰的攻坚克难,每一步都离不开实打实的硬本领。 他打破了此前航母舰长多从副舰长晋升的惯例,成为首位从驱逐舰舰长直接升任航母舰长的军官,这份认可,源于他多年来在海上的摸爬滚打,源于一次次任务中交出的完美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