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当初没帮俄罗斯是对的,现在看看朝鲜的下场真令人唏嘘!和美国一向不对付的朝鲜,赌上“家底”帮俄罗斯,结果美国稍微一伸橄榄枝,俄罗斯直接闭门会谈5个半小时,朝鲜被狠狠“背刺”了一把。 现在再看朝鲜这处境,确实得说当初没跟着掺和帮俄罗斯是真选对了,这份“热闹”凑得太亏,最后落得个热脸贴冷屁股的结局,想想都替它不值。 要知道朝鲜经济被美国这十几年的制裁卡得死死的,2024年对外贸易额才37亿美元,这点体量还不如一些沿海城市的区县外贸规模,石油储备撑不过90天的窘迫,让每一滴原油都成了金贵玩意儿。 就在这节骨眼上,俄罗斯抛来的“卫星发射场+化肥生产线”橄榄枝,诱惑力极强,让朝鲜瞬间忘了大国博弈里从没有免费的午餐。 为了这份“血盟情谊”,朝鲜是真把家底都押上了。最高领导人亲自出席援俄物资发车仪式,《劳动新闻》头版头条的口号喊得比山还响,背地里是把压箱底的炮弹都送过去了,光2024年就往俄罗斯派了1.2万名士兵和4000名工人,这些人本该是建设国内工厂的主力。 其实朝鲜城市工人月薪也就3000到5000朝鲜元,十万元人民币就能在当地当“土豪”,普通人攒一万元存款都算大成就,可他们却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到了异国战场,民众眼里的“希望物资”,在俄罗斯那儿不过是应急周转的消耗品。 扎心的是,这边朝鲜还在为“兄弟”鞍前马后,那边俄罗斯转头就和美国闭门谈了五个半小时,把“血盟”二字抛到了脑后。当初承诺的卫星发射场没了下文,化肥生产线也不见踪影。 所谓的“丰厚回报”仔细算下来更像打发叫花子——士兵月薪2000美元、工人800美元看着不少,但对比朝鲜2024年货币贬值三分之二的窟窿,这点钱连填补物价上涨的缺口都不够。 俄罗斯送的105万吨小麦和55万吨原油,看似解了燃眉之急,可按国际油价打八折的供应,本质上还是把朝鲜当成了低价资源承接方,而非平等伙伴。 这场“热脸贴冷屁股”的合作,直接把朝鲜拖进了更深的困境。2024年制造业7%的增长、重工业8.8%的涨幅,看着数据好看,实则都是靠军工和对俄输出撑起来的,民生产业早被挤得没了空间。 黑市上人民币比朝元还吃香,进口家电价格高到普通人望尘莫及,就连科学家之外的高端职业,收入都没法和外界比。 关键是经济压力下脱北现象都没断过,韩国统计的脱北者超3.3万人,2023年连外交官这样的精英都有10人逃离,这就是凑大国热闹的代价。 朝鲜的遭遇活脱脱是本小国生存警示录。它本该像2025年9月访华时那样,把重心放在和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上,而非赌在不靠谱的“血盟”上。如今货币贬值的窟窿、民生的停滞,不是靠俄罗斯那点零碎援助能补上的。 这堂课虽然代价惨重,但至少该明白:大国博弈里,靠人不如靠己,守住底线找对伙伴,才是小国的生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