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日本所谓抗议,总领事薛剑再次更新贴文反击称高市发言为“日本部分愚蠢政治人物所

且听楚楚说 2025-11-17 09:45:39

无视日本所谓抗议,总领事薛剑再次更新贴文反击称高市发言为“日本部分愚蠢政治人物所选择的死亡之路”。   薛剑还亮剑:此举“背弃作为败战国应尽的义务,完全忘却联合国宪章中对旧敌国的条款,是极其鲁莽的尝试”。   高市早苗在2021年担任自民党干事长时就曾多次发表类似观点,2024年当选首相后更是变本加厉。   此次在国会的一席话,不仅把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进一步前移,更释放出强烈的武装介入信号,这是挑衅。   面对日本的表态,大阪总领事薛剑迅速作出强硬回应,结果引发日本舆论强烈反弹,日方一些人甚至扬言要将其列为“不受欢迎的人”。   薛剑在发言中特别提到了《联合国宪章》中的“敌国条款”,这些条款虽然在二战后已经很少被公开提及,但它们依然具有现实效力,专门针对德、意、日等二战战败国设立。   第53条、第77条和第107条明确规定了战败国的义务和限制,尤其是禁止其以各种借口发动新的侵略行动,这也是中国官方在法理层面对日本发出的明确警告。   实际上,战后国际秩序的根本原则之一,就是要求日本等战败国恪守和平义务,遵守《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   早在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和1978年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本就明确承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高市早苗的言论,已经明显违背了日本签署的国际法律文件,从法理上说,这不仅破坏了国际法基本准则,也在挑战中日之间的历史共识。   中国方面对此极为敏感,多次通过外交部、驻日使领馆等渠道,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林剑警告:“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将构成侵略行为,中方必将迎头痛击。”   自安倍晋三时期起,日本就不断推动军事政策松绑,2015年通过安保法案,创设“存亡危机事态”概念,2024年防卫预算更是达到GDP的2%,推动修宪扩军的步伐明显加快。   以台湾为借口,实际上是想为自身“国家正常化”添砖加瓦,把台海局势当作突破自身军事束缚的“跳板”,至于真的打仗,他们未必敢。   但日本此举的风险同样巨大,台湾问题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中国已经通过各种场合反复表明立场,任何外部势力妄图以任何理由干涉台湾事务,都会遭到坚决反制。   薛剑总领事之所以用“死亡之路”形容日本部分政客的行为,正是基于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警示,日本如果执意军事介入台海,不仅会引发中日之间的直接冲突,更会动摇整个东亚安全格局。   国际法专家普遍认为,联合国宪章“敌国条款”虽然在实际操作中相对沉寂,但其核心精神始终未变,对日本而言,这些条款仍然是约束其军事政策和对外行为的法律底线。   无论是《开罗宣言》还是《波茨坦公告》,都已经明确规定“台湾、澎湖列岛等应归还中国”,日本无权对台湾归属问题说三道四,更无权以“集体自卫权”为名进行任何军事干涉。   事实上,台湾地位的国际法定位早已尘埃落定,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明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彻底解决中国代表权问题。   此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台湾不具备独立国际法地位。中日四个政治文件(1972至2008)也一再重申这一核心立场。   日本政界部分人刻意模糊历史和法律事实,实际上是在误导社会舆论,损害地区和平稳定。   在日本国内,高市言论同样引发争议,鸠山由纪夫公开批评,不应将台湾问题与集体自卫权挂钩,日本媒体和部分学者也警告,倘若日本在台海越界,不但会导致中日关系恶化,还将把日本拖入极为危险的地缘冲突。   日本社会对和平的主流诉求,和部分政客的激进姿态之间存在巨大落差。   值得深思的是,今年恰逢台湾光复80周年和抗战胜利80周年,历史的警钟再次敲响,日本作为曾经的侵略者,理应对历史保持最起码的敬畏和反省。   薛剑总领事的发声,不仅是对当下局势的回应,更是对日本历史责任的一次郑重提醒。任何轻率的军事冒险,都会给中日关系和地区和平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   日本政界右翼力量一直试图利用台海局势推动自身军事化议程。高市早苗的表态,延续了安倍时代的战略思路,通过炒作“台湾有事”,为修宪扩军找借口,实际上是在把日本拖向危险的十字路口。   本轮中日外交交锋,法理与历史的分量都极重,薛剑总领事的强硬措辞,背后是中国对台海红线的绝对坚守,也是对日本必须恪守战败国义务的警告。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风波并不是孤立事件,近年来,日本在区域安全问题上动作频频,试图通过强化美日同盟、扩充防卫预算、推动集体自卫权等手段,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   对于所有关心台海、关心中日关系的人来说,这场风波值得持续关注,因为它很可能令日本走向深渊。   参考信源: 国台办:日本及其当政者没资格说三道四,遑论妄图阻扰中国统一大业 2025-11-14 中国台湾网  

0 阅读:3
且听楚楚说

且听楚楚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