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至日本航班量大幅下滑:这不是市场冷却,是14亿人的用脚投票! 曾几何时,上海飞大阪的航班密集如早晚高峰公交,国庆赴日机票一票难求,东京银座、大阪心斋桥满是中国游客的身影。但如今风向突变:2025年第45周中日往返航班量暴跌14.5%,仅1189班次,部分航线百元机票仍无人问津,免费退改潮席卷全网。这场从“火爆”到“遇冷”的骤变,从来不是单纯的市场波动,而是民心向背的最真实写照。 导火索早已埋下。外交部“暂勿前往日本”的安全提醒绝非空穴来风,近期日本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激增,东京街头无故攻击、商圈推搡辱骂已成常态,右翼团体的排外煽动更让出行风险陡增。更让人寒心的是,日方在涉台等核心问题上屡屡挑衅,政治对立情绪蔓延至民间,谁愿拿生命安全去冒险?国航、南航等航司火速跟进的免费退改政策,不过是读懂了民众的担忧,守住了安全底线。 对日本而言,这场航班“寒冬”堪称精准打击。要知道,中国游客早已是其旅游业的“半壁江山”,2025年前9月消费额超827亿元,占外国游客消费总额的30%以上,直接支撑约60万个就业岗位。如今游客锐减六成,银座商圈门可罗雀,第四季度旅游业收入预计缩水143亿元,每少100万中国游客就影响2.3万个岗位——这都是当初肆意挑衅时,没算过的经济账。 航班从来都是双边关系的“温度计”,民心更是无法强求的“通行证”。中国游客的离开,不是不爱旅游,而是不愿在不安全的环境中消费,更不愿为挑衅行为买单。日方总想着靠营销噱头挽回客源却忘了最基本的尊重与安全才是合作的基石。 从一票难求到班次锐减,数字背后是14亿人的态度:我们热爱和平,愿意友好往来,但底线不容触碰。这场航班下滑不是终点,若日方仍不收敛挑衅、改善环境,等待它的只会是更多“用脚投票”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