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航母”四川舰首航凯旋,4万吨巨舰踏浪归港,堪称搭载电磁弹射核心技术的“海

观音山人 2025-11-16 21:36:20

直升机“航母”四川舰首航凯旋,4万吨巨舰踏浪归港,堪称搭载电磁弹射核心技术的“海上多面手” 当夕阳为黄浦江面镀上一层金辉,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的欢呼声渐次高涨。11月16日下午5时许,我国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带着为期3天海上试航的风尘,缓缓驶入熟悉的港湾。舰艏劈开的浪花如白练舒展,双舰岛上层建筑在暮色中勾勒出硬朗轮廓,这座满载排水量4万余吨的“海上多面手”,用完美的首次亮相,向世人宣告了它的硬核实力。 时间回溯至11月14日清晨,随着解缆指令下达,五艘拖船协同牵引,四川舰告别码头,向着预定海域扬帆起航。作为融合了直升机搭载与电磁弹射核心技术的新型舰艇,它的首次试航备受瞩目。海上的3天里,它如游龙般穿梭于风浪之间,动力系统的轰鸣如雷霆贯耳,电力系统稳定输出犹如心脏搏动,在复杂海况中完成了一系列严苛测试。甲板上,虽未上演铁翼飞旋的舰载机起降画面,但预留的全纵通飞行甲板与适配设计,早已暗藏“海空协同”的雄心——未来这里不仅将迎来直升机编队,更能承载固定翼无人机乃至有人战机,成为立体投送的海上枢纽 。 试航途中,四川舰用精准的机动回应着大海的考验。无论是高速航行时的平稳姿态,还是系统调试中的精准响应,都印证了这艘巨舰的可靠性能。舰上官兵身着作训服,在战位上密切协同,口令声与海浪声交织,将“首次试航即严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他们脚下的甲板,既承载着4万余吨的钢铁之躯,更承载着我国海军两栖作战能力跃升的期盼——电磁弹射与阻拦技术的创新应用,让轻型战机和无人机的快速部署成为可能,双舰岛设计则让指挥调度与设备布局更趋科学,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大国重器”的匠心 。 归港时刻,阳光温柔地洒在四川舰的舷号“51”上,与码头迎接人群的笑脸相映成趣。从2024年12月下水到如今首航凯旋,短短11个月的时间,这艘巨舰完成了从分段组装到系泊试验,再到海上试航的华丽蜕变 。当缆绳稳稳系上码头,掌声与汽笛声一同响起,这不仅是对试航成功的庆贺,更是对我国舰艇建造工业的致敬。 此次首航的圆满成功,为四川舰后续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各项测试的逐步推进,这艘兼具直升机搭载、两栖投送与电磁弹射能力的新型舰艇,将逐步形成战斗力,成为我国海军维护海洋权益、履行国际义务的重要力量。海风吹拂,舰旗猎猎,四川舰的首次踏浪虽已落幕,但属于它的海空传奇,才刚刚拉开序幕。

0 阅读:1
观音山人

观音山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