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如果不出兵,美国人不会打到中国去,而美国人

菲菲的信笺 2025-11-14 19:15:24

日本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如果不出兵,美国人不会打到中国去,而美国人却用了超过3000本著作来评价这场战争,将中国志愿军的英勇作战视为壮举,言外之意说,美国人是被打服了,这场战争是中国崛起之战。   1950年美军仁川登陆后,机械化部队直逼鸭绿江,B-29轰炸机多次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丹东地区,这种“兵临城下”的威慑可不是说说而已。   要是真等美军站稳朝鲜半岛,所谓的“缓冲地带”不过是自欺欺人,就像后来越南战争中美国地面部队越过北纬17度线一样,军事野心从来不会被口头承诺束缚。   而自从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之后,美军就一次又一次的被我们打疼、打服了,改变了所有西方国家对我们的认知,长津湖战役就是最鲜活的例证。   零下40度的严寒中,志愿军穿着单衣潜伏在雪地里,把美军王牌陆战1师逼入了有史以来最长的撤退。五角大楼后来承认,换成陆军任何一个师都可能全军覆没,只有陆战队靠着空地协同才勉强突围。   而那些冻成冰雕仍保持冲锋姿势的战士,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英勇”,这种精神让习惯了火力压制的美军第一次明白,战争不是只靠装备就能赢的。   紧接着的上甘岭战役更成了美军的噩梦,43天里倾泻190万发炮弹,把山头削低两米,却连志愿军一个连的阵地都拿不下来。美军的范佛里特将军发明了一个“弹药量战术”,本想靠火力淹没对手,结果却成了美军工业实力的无底洞。   志愿军的厉害之处就在于用劣势装备玩出了高级战术,美军拿着世界最先进的武器,却被穿插战术搞得晕头转向。他们习惯了用炮弹丈量战场,却没想到志愿军能在坑道里坚持数周,靠夜间突袭把“范佛里特弹药量”变成了浪费。   这种反差让美国军事学界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军队,后来的著作里满是对“礼拜攻势”“磁性战术”的研究。虽然嘴上不说服,身体却很诚实,战后美国再也不敢轻易在亚洲大陆动地面部队,越南战争时始终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这就是被打出来的敬畏。   更关键的是这场战争给中国攒下了崛起的资本,苏联看到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后,迅速援助了156个工业项目,从钢铁厂到兵工厂一应俱全,这才有了后来的工业化基础。   国际上的话语权也跟着水涨船高,以前西方列强把中国当空气,打完抗美援朝后,第三世界国家纷纷找上门来,连美国后来在联合国开会都得琢磨中国的态度。   美军用数千本著作证明,他们花了几十年才想通的道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用鲜血和勇气早就写清楚了:中国已经站起来了,而且再也不会倒下。   过去不会,未来依旧不会!

0 阅读:1
菲菲的信笺

菲菲的信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