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周恩来派王曼霞打入国民党高层。谁知,她却嫁给蒋介石心腹陈尔晋,身份将暴露时,对丈夫说:“要么离婚,要么告发我,你选一个。” 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展柜里,一份泛黄情报原件静静躺着。 旁边并排放着王曼霞与陈尔晋的黑白照片,照片边缘已有些磨损。 这份标注 “1949 年 4 月” 的情报,是他们献给革命的最后礼物。 展开情报,纸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国民党上海防务部署。 每一个数字、每一处据点标注,都出自陈尔晋之手。 而将情报安全送出的,正是他的妻子王曼霞。 这份情报为解放军解放上海提供了关键参考,减少了无数牺牲。 谁能想到,传递情报的两人,曾是身份对立的 “特殊夫妻”。 时间跳回 1938 年,南京国民党军官俱乐部。 王曼霞穿着精致旗袍,端着酒杯,目光锁定人群中的陈尔晋。 这是她接受周恩来任务后,第一次正式接近目标。 她的家族背景帮她顺利混入社交圈,而她的聪慧很快吸引了陈尔晋。 彼时的陈尔晋刚从德国归来,是蒋介石重点培养的青年将领。 1939 年,两人婚礼上,陈尔晋满眼是对王曼霞的爱意。 他不知道,身边的新娘,是带着任务而来的共产党员。 婚后的王曼霞,开始悄悄搜集陈尔晋接触的军事情报。 她将情报藏在发簪、首饰盒夹层,通过秘密联络员送往延安。 一年间,她传递出十余份重要情报,包括国民党的兵力调动计划。 1943 年,陈尔晋被任命为国民党军参谋总部作战科科长。 他接触的情报级别更高,也让王曼霞的任务更危险。 一次,陈尔晋带回一份 “长江防线布防图”,放在书房抽屉。 王曼霞趁他熟睡,悄悄复制图纸,连夜交给联络员。 这份图纸为共产党了解国民党长江防御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而陈尔晋对妻子的异常,虽有察觉,却始终不愿相信。 1945 年,抗战胜利后,陈尔晋终于确认了王曼霞的身份。 他看着手中跟踪得来的证据,内心痛苦不堪。 当他质问王曼霞时,她没有躲闪:“要么离婚,要么告发,你选。” 陈尔晋沉默三天,最终做出决定:加入共产党,与她并肩作战。 从此,两人从 “伪装夫妻” 变成真正的革命战友,情报传递更高效。 1947 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陈尔晋利用职务之便。 将国民党的作战计划、武器装备清单等核心情报,源源不断交给王曼霞。 他们还发展了三名国民党军官加入革命阵营,构建起秘密情报网络。 这个网络在两年间,传递出数十份关键情报,多次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行动。 他们的贡献,被党组织评价为 “在敌人心脏插下的一把尖刀”。 1949 年 4 月,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开始疯狂搜捕共产党人。 组织安排王曼霞与陈尔晋撤离,可王曼霞已有身孕。 陈尔晋放心不下妻子,决定先安置好她再走。 就是这个决定,让他们错过了撤离时机,不幸被捕。 在监狱中,面对酷刑,两人始终没有泄露任何情报。 1949 年 5 月 19 日,上海郊外刑场。 王曼霞挺着孕肚,与陈尔晋手牵手,眼神坚定。 临刑前,陈尔晋对王曼霞说:“能和你一起为信仰牺牲,我无悔。” 随着枪声响起,这对革命伴侣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他们没能看到上海解放的曙光,却用生命照亮了胜利的道路。 如今,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里,每天都有游客驻足在他们的照片前。 讲解员会讲述他们的故事,讲述那份情报背后的牺牲与坚守。 他们的名字被刻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上,永远被后人铭记。 而他们用生命传递的情报,早已成为历史的见证,诉说着那段特殊岁月。 这对夫妻的贡献,不仅是传递情报,更是用信仰与爱情,诠释了革命者的忠诚。 信息来源: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党建网|【我最难忘的党史故事接龙】牺牲在黎明前的特工伉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