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岁陶瓷泰斗离世!捐22件国宝却无一件私藏,这才是真大师! 谁能想到10

秦绪作文 2025-11-11 09:45:37

103岁陶瓷泰斗离世!捐22件国宝却无一件私藏,这才是真大师! 谁能想到103岁的古陶瓷泰斗突然走了?11月10号早上6点50分,耿宝昌先生在北京逝世,故宫发了讣告,这位鉴定过数百万件文物的老人,终究还是离开了他守护一生的陶瓷事业。 耿先生这辈子可太传奇了,半个多世纪里,他的足迹踏遍全国,经他手鉴定的古陶瓷得有几百万件,错不了一件,业内都称他是“古陶瓷的活字典”,这本事可不是吹出来的,全是实打实的经验。 更让人敬佩的是,1986年他把自己珍藏的22件瓷器、铜器全捐给了故宫,自己却一件私藏都没有。别人问他为啥,他说文物是国家的,该待在该待的地方,这话听着朴实,却藏着最真的家国情怀。 咱先说说这22件文物的分量,件件都是稀世珍宝,要是拿到市面上,价值连城都不为过。可耿先生眼皮都没眨就捐了,对比现在有些人为了利益倒卖文物,这格局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之前有位文物专家,也把毕生收藏捐给了博物馆,说“文物离开国家,就没了根”。耿先生和他一样,一辈子守着文物,护着文化,不为名不为利,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守护者,比那些空喊口号的强多了。 再看看现在的收藏圈,有的人拿着假文物充数,有的人把文物当发财工具,还有的年轻人对老祖宗的东西不上心。耿先生用一辈子告诉我们,文物是民族的记忆,守护它们就是守护咱自己的根。 耿先生的鉴定本事是真绝,早年有个地方发现一批古陶瓷,没人敢确定真假,他去了一眼就分出真伪,还说出了每件的年代、窑口,后来经科学检测,全跟他说的一样,这功力太吓人了。 他这辈子不光自己厉害,还培养了一大批古陶瓷鉴定人才,把毕生经验毫无保留地传下去。他常说“鉴定文物先做人”,这话不光是说给徒弟听的,更是给整个行业立了规矩,做人得正,鉴物才准。 我觉得吧,耿先生走了,但他留下的不只是22件国宝,更是一种精神。那种对文化的敬畏,对国家的忠诚,对名利的淡泊,值得每一个人学。现在的年轻人,就该多了解这些大师,传承这份文化担当。 103岁的高龄,一辈子守护古陶瓷,捐国宝不留私藏,耿宝昌先生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高风亮节”。愿他一路走好,也希望更多人能接过他的接力棒,守护好咱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让它们代代相传。

0 阅读:3
秦绪作文

秦绪作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