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 乌克兰总统宣布了 11月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新一轮对俄制裁,黑名单中又多名参与掠夺被占乌克兰地区的俄罗斯当局成员及军事情报人员。 俄总统特使德米特里耶夫也在列,此次乌方制裁意在打击俄方在占领区的控制权,防止资源流失,希望借此促使国际社会扩大对俄施压力度。 泽连斯基签署的制裁文件显示,此次乌方制裁列入黑名单的人和实体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多名参与掠夺被占乌克兰地区的人,包括俄罗斯当局成员,军事情报人员,意识形态操纵者和掠夺文化遗产的人,他们直接参与掠夺或为掠夺提供支持和便利。 第二类是5家俄罗斯出版机构,乌方制裁此举意在对抗俄方的舆论宣传。第三类是军用和民用无人机制造商,乌方希望借此打击俄方无人机制造产业链。 这份制裁文件共列入黑名单的人和实体超过150个,乌方此次制裁的主要目的是表态与呼吁,希望借此推动西方国家跟进,对俄方施压力度不减,此次制裁与今年6月和8月乌克兰对俄制裁的主要内容大致相同,并没有太多新意,只能说此次制裁又多了几个人名和实体,而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进展。 泽连斯基在批评俄方的制裁时称,俄方所谓制裁的名单“毫无意义,只是示威性举动”,但双方制裁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国际社会配合程度如何? 按照以往的经验,乌克兰制裁效果一般,而俄方制裁效果较好,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西方国家跟进制裁对乌克兰来说至关重要。 本轮乌方对俄制裁,是基于冲突局势的针对性举措,涵盖人员、机构及产业链,契合其维护领土主权与遏制俄方相关行为的诉求。制裁效果取决于国际社会协同力度,各方应秉持联合国宪章宗旨,通过对话减少对抗,推动局势降温。 俄乌持续加码制裁,本质是冲突的延伸,虽各有诉求却难破僵局,反而可能加剧民生困境与对立情绪。单一制裁难解决根本问题,国际社会需搭建有效沟通平台,平衡各方合理关切,探寻兼顾公平与安全的长久解决方案。 我觉得俄乌这轮互相制裁挺没意思的,说白了就是互相施压,但实际效果真不好说。乌克兰加了些人和机构进黑名单,看着针对性挺强,可没西方跟进根本白搭。 制裁来制裁去,最后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对立也越来越深。与其这么耗着,不如找机会坐下来谈,毕竟打仗和制裁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和平谈判才是正道啊。 各位读者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