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长卢秀燕终于打破沉默!通过自己的幕僚人士向新任国民党主席郑丽文传递一条建议,希望郑丽文能多尊重基层意见,继续走中间选民路线! 卢秀燕当初她竞选的时候,没搞那些虚头巴脑的 “政治口号”,天天扎在菜市场、社区里,听摊贩抱怨租金贵,听老百姓说上下班堵车,最后搞出来的政策全是实打实的民生事。 比如优化公交路线、整治老街区环境、给中小企业减点负担,这些都是基层最盼着解决的问题。 还有中间选民这块,她更是摸得门儿清,台湾地区的选民里,不少人既不偏 “独” 也不搞极端,就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卢秀燕不跟人争那些意识形态的 “虚架子”,一门心思抓民生,正好戳中了中间派的心思,所以连任的时候票数还挺稳。 她现在给郑丽文提这两条,其实是戳中了国民党这些年的 “老毛病”。 之前国民党有时候会犯 “上层说了算” 的毛病,开会、定政策都在台北的办公室里琢磨,没怎么往下沉,基层干部想反映点选民的真实想法,有时候都递不上去,结果搞出来的政策跟老百姓的需求对不上号,慢慢就把基层的信任给磨没了。 还有中间路线,前两年国民党偶尔会往 “偏右” 的方向晃,要么跟民进党比着喊些激进的话,要么不敢提民生,光顾着搞内斗,结果把不少中间选民推给了别人。 要知道,台湾地区的中间选民占了不小比例,谁能抓住他们,谁就能在选举里占优势,卢秀燕自己就是靠这个吃了红利,所以她这建议可不是 “空口说白话”,是真真切切从实践里摸出来的经验。 再说了,卢秀燕这时候递话也挺讲究分寸。她没摆 “老资格” 的架子,而是用 “幕僚传信” 的方式,既给足了郑丽文新主席的面子,又把该说的话说到了点子上。 毕竟郑丽文刚上任,还在熟悉情况,这时候提建议太直接容易让人觉得是 “挑刺”,用这种温和的方式,反而更容易让人听进去。 而且她提的这两点,其实也是党内不少人想说却没敢说的:大家都怕国民党再走弯路,要么丢了基层,要么丢了中间选民,那下次选举就更难了。 说到底,卢秀燕这建议不是为了自己,是替国民党的 “基本盘” 着急。现在台湾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柴米油盐、交通住房这些实在事,谁能把这些事办好,谁能听进去他们的话,他们就认谁。 国民党要是想重新凝聚力量,就得像卢秀燕说的那样,别总在上层打转,多往下走听基层的声音,别跟民进党比 “极端”,守住中间路线抓民生。 这既是卢秀燕自己的成功经验,也是国民党现在最该抓的 “救命稻草”。郑丽文要是能听进去这话,对国民党接下来稳住阵脚、争取选民,肯定是个不小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