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注意外蒙古崩溃大逃亡控制边境。中国对待外蒙古不要心态善,看看外蒙古人对待中国心态必须严防死守防止突发事件发生,中国人不是不为外蒙古人着急,是问蒙古人扶不起的阿斗。 中国和蒙古国是主权平等的睦邻友好国家,两国边境线长 4700 多公里,这么多年来一直有成熟的边境管理机制。 比如中蒙双方定期会搞边境会晤,联合巡逻管控,人员往来也得走正规手续,要么凭护照签证,要么走边民互市的合法通道,压根不存在所谓 “崩溃大逃亡” 的离谱情况。 之前偶尔有个别非法越境的,也是零星个案,早就被两国边境部门按规矩处理了,真谈不上 “失控”。那些说 “大逃亡” 的,大多是没搞懂边境实际管控情况,把小概率事件放大了。 再说说 “对待蒙古国不能心态善”“严防死守” 这事儿。中国管边境,从来不是针对蒙古国老百姓,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 不管哪个国家,边境管控都是基本操作,比如防止走私、偷渡、非法跨境犯罪这些,这是对自己国民负责,也是对邻国负责。 就像咱们和越南、缅甸的边境,也有同样的管控措施,不是单对蒙古国这样。 而且中国对蒙古国一直挺实在的,这些年帮着修公路、建电厂,还进口他们的煤炭、畜产品,让蒙古国能通过经贸合作赚点钱改善民生,这不是 “心软”,是邻里之间该有的互相帮衬,毕竟边境稳了,两国老百姓才能安心做买卖、走亲戚。 至于说 “蒙古人扶不起的阿斗”,这话就有点太绝对了。蒙古国作为主权国家,有自己的历史、地理和资源情况,这些年发展确实遇到不少难题。 比如经济太依赖矿产和畜牧业,产业链短,遇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就容易受影响,民生改善也慢。但发展这事儿,从来不是别人能 “扶” 出来的,得靠自己找对路子。 中国能做的,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给点助力,比如帮他们建点基础设施,拓宽经贸渠道,可最终怎么把这些资源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还得靠蒙古国自己制定靠谱的政策,踏实搞建设。 不能因为他们发展慢,就说 “扶不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咱们得尊重人家的选择,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套。 还有人提 “蒙古人对待中国的心态”,这更不能一概而论。蒙古国确实有少数人受历史偏见或外部挑拨,对中国有误解,但大多数老百姓是明白事理的。 他们知道中国是靠得住的邻居,买他们的矿、收他们的肉,给他们提供生活必需品,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老百姓心里都有数。 之前疫情的时候,中国还给蒙古国捐过疫苗和防疫物资,边境地区的边民也经常互相帮忙,这些都是友好的底子。不能把个别极端声音当成整个国家的态度,那样太片面了。 说到底,中国对蒙古国的态度很明确:既要守好自己的边境,确保国家安全和稳定,这是底线,不能含糊; 也要和蒙古国好好做邻居,互相尊重、互利合作,帮着对方一起改善民生,毕竟邻里和谐比啥都重要。所谓 “严防死守”,防的是非法跨境的风险,不是防蒙古国的普通老百姓; 所谓 “不心软”,是不搞没有底线的妥协,不是对邻居的困难不管不顾。 至于蒙古国的发展,咱们能搭把手就搭把手,但终究是人家自己的事儿,说 “扶不起” 不如盼着他们能早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 毕竟邻居过得好,对咱们也没坏处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