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反对票都没有。 354票赞成,15票弃权。泰国为泰党就这么选出了新老大。这哪是团结,这分明是全党的集体焦虑,是溺水前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曼谷的政治圈这几天出奇地安静,连平日里最爱爆料的政治评论员都闭了嘴,换党首这么大的事,搁在任何一个大政党身上,早该有各种风声漏出来:议员们私下的议论、媒体的提前预判、不同派系的明争暗斗,怎么也得闹上十天半个月。 可为泰党这场选举太“完美”了,从上周宣布召开特别党代会,到本周提名朱拉汶为唯一候选人,再到投票结果出炉,全程干净得像提前排练好的戏码,连点波澜都没掀起来,有老记者私下吐槽:“上回这么安静,还是巴育政变那夜”,这种反常的平静,比吵翻天更让人心里发毛。 更耐人寻味的是他们选中的新老大朱拉汶,48岁的他履历上写着“牛津大学政治学硕士”“前商务部次长”,可曼谷政坛没人不知道,这人跟巴育那拨保守势力渊源不浅,早年在商务部任职时,他就常代表政府与军企合作项目,甚至在巴育执政期间,还以“技术专家”身份加入过经济顾问团。 巴育是谁?前军政府首脑,当年正是他发动政变推翻他信支持的政府,这些年更是靠着司法手段一次次整垮为泰党出身的总理,为泰党跟巴育代表的保守势力斗了十几年,死磕过也吃过大亏,如今却选了个“沾亲带故”的人掌舵,连党内的“他信派系”元老都没提出异议,里头的无奈藏都藏不住。 为泰党的处境,早就一年不如一年,回想佩通坦当党首时,靠着“大胆思考,聪明行动”的口号,把党员人数从800万猛增至1400万,600万新增党员里大多是年轻人和农村选民,那会儿的为泰党还是国会第一大党。 可短短两年光景,先是佩通坦因“通话门”被宪法法院罢免总理职务——法院认定她在竞选期间与前总理他信通电话“涉嫌违宪”,整个内阁跟着垮台;接着党首的位子空了快俩月,连个能扛事的核心旗帜都没了。 更糟的是不久前的补选,四色菊府和北碧府这两个传统票仓全丢了,输给了阿努廷的自豪泰党,连自家议员都有8个临阵倒戈,投票给了对手阵营的总理候选人,计票结果出来那天,为泰党总部的灯光亮了一整夜,却没传出任何声音。 泰国的政治格局里,保守势力就从没放过为泰党,他们惯于用司法当武器,十几年里先后罢免了五个为泰党支持的总理,从他信到英拉,再到后来的几位代理总理,连解散政党的手段都用过不止一次,现在阿努廷掌权,背后还是军方和王室的影子,为泰党沦为在野党后,连国会质询的话语权都被削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再遭清算。 更让人心慌的是资金链,之前靠着党员党费和支持者捐赠,党部还能维持运转,可补选失利后,不少大企业赞助商开始撤资,上个月党部甚至停发了120名基层工作人员的工资,有年轻党员在社交平台抱怨:“现在去拉票,村民都问‘你们还能撑到下次大选吗?’” 选朱拉汶,说白了就是想找条活路,党内高层私下盘算的是,这人跟保守势力熟,或许能让宪法法院少找些麻烦;又是党内“少壮派”,不像老派系那样有历史包袱,多少能给选民点“革新”的错觉。 为了让他顺利当选,党魁们甚至提前一周就开始“统一思想”,给各派系议员开会时明着说:“要么选朱拉汶,要么看着党散伙。”这种半胁迫的方式,换来了那张“零反对”的选票。 可这根仓促抓住的稻草,真能救命吗?朱拉汶既没有他信那样的草根号召力,也没佩通坦早年的人气,竞选集会上连喊口号的支持者都没凑够百人,更尴尬的是,他刚当选就被记者追问“是否会拜访巴育”,支支吾吾的回答让台下一片嘘声。 这场零反对的选举,看着是全党的共识,实则是走投无路的妥协,为泰党怕再输,怕被彻底边缘化,怕多年的根基毁于一旦,才逼着自己捏出这么个“团结”的假象,上周有党内元老偷偷见了流亡迪拜的他信,回来后只说了一句话:“老板让我们先活着。” 可政治博弈从不是抓根稻草就能翻盘的事,保守势力不会因为换了个党首就手软——阿努廷已经放话“将严查为泰党资金来源”;选民也不会因为一场“完美选举”就忘记之前的失望,北碧府的农民选民说:“选谁都一样,关键是能不能让大米价格涨起来。” 这张零反对的选票背后,藏着的全是没说出口的恐慌:朱拉汶能不能带着为泰党熬过这关?下次大选会不会真的一败涂地?甚至有人私下嘀咕:“要是连朱拉汶都不行,这党是不是该解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