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抵制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不打仗优点满满,一打仗全是短板?随着福建舰海试进程的推进,针对中国核动力航母的话题愈发增多,同时也出现一些争论,部分人员坚决抵制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宣称不打仗优点满满,一打仗全是短板。 福建舰一海试,核动力航母该不该建的争论直接吵翻了天! 有人喊 “早建早领跑”,有人怼 “花钱又冒险”,到底谁更靠谱? 先说说核动力的诱惑有多顶 ,几乎不用频繁加油。 远海任务不用拖着补给舰队,行动灵活性直接拉满。 更关键的是供电能力,电磁弹射、高能武器往上装。 后续想升级改造,根本不用担心电力不够用。 可别光看好处,核动力的坑真不是一般深。 法国 “戴高乐号” 就是典型例子,照搬核潜艇核动力技术。 结果故障不断,维修周期比出勤时间还长。 好好一艘航母,硬生生变成了 “港口常驻嘉宾”。 美国福特级更夸张,单舰造价天价不说。 维护费用就是个无底洞,一般国家根本扛不住。 战时核设施的风险更没法忽视,还得面对国际政治压力。 对咱们这种讲究性价比、快速扩军的国家,盲目冒进太不划算。 再回头看福建舰,全球最大常规动力航母,满载超 8 万吨。 电磁弹射加持,舰载机出动能力已经逼近世界顶尖。 为啥咱们先扎常规动力?三个好处实打实。 技术成熟、造价低,还能快速形成战斗力。 短短时间建成三艘,周边防务、岛链防护完全够用。 这种务实路线,刚好契合当下的战略需求。 当然常规动力的短板也明显,离不开补给舰队。 远海部署时,补给船就是软肋,高节奏战时更吃亏。 其实核心争议就一个:咱们的战略目标到底是什么? 如果只是守近海、护航线,常规动力加补给链完全够用。 但要是想长期在远洋维护利益,核动力的价值就凸显了。 这不是 “好不好” 的问题,而是 “需不需要” 的权衡。 好消息是,咱们的技术储备一直在跟上。 核潜艇、民用核电的经验,还有小型模块化核堆的突破。 这些技术一旦适配航母,能大幅降低风险和门槛。 不用一步到位,慢慢试验就能稳步推进。 所以稳妥路线很明确:先把常规动力体系练熟。 吃透舰载机运用、远洋补给,在实战化训练中攒经验。 同时持续攻关核动力技术,等技术、财政都到位。 再动手搞试验型核动力航母,才不会浪费资源。 航母动力选择,从来不是喊口号比高低。 最终要服从国家安全战略,还要兼顾可持续发展。 稳中求进,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盲目冒进。 这才是最现实、最负责任的选择。 你觉得该加快核动力航母进程,还是先稳扎常规动力?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央视军事频道、国家原子能机构官网、环球网军事频道、《舰船知识》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