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歌手张明敏得知我国举办亚运会的经费,还差了6亿的缺口时,毅然决然的卖掉了自己的车房,并且还做了一件至今都无人超越的壮举,将所有资金都捐献给了国家。 1990 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工人体育场座无虚席。 看台上的张明敏攥着一沓皱巴巴的车票根,看着五环旗升起,热泪直流。 没人知道,这张张车票背后藏着怎样的付出。 为了这场盛会,他卖掉香港的房车,掏空了全部积蓄! 故事要回到 1986 年,得知亚运筹款还缺 6 亿元。 出身华侨家庭的张明敏,第一反应就是 “国家需要,我得上”。 要知道,在粤语一统天下的香港,他偏要唱普通话爱国歌。 1984 年春晚一曲《我的中国心》爆红后,还遭过商业打压,可他从没服软。 变卖资产只是第一步,更苦的是接下来的义演之路。 没有豪华舞台,没有专业灯光,带着简陋设备就闯遍全国。 坐硬座火车、风餐露宿,足迹踏遍二十多个省市。 演出多在露天广场,下雨就淋着清唱,天寒就用歌声给自己打气。 最拼的时候,一天连赶三场演出。 一年内累计 154 场,每场捐款都当众清点,分文不差交给亚组委。 六十万元捐款,没有大额支票,全是三毛、五毛的门票钱。 那是普通民众的心意,更是对国家办盛会的期盼。 武汉演出时,曾有人想偷捐款箱。 当场被观众合力制止,这份自发的守护,比任何掌声都动人! 谁能想到,舞台上光芒万丈的歌手。 会为了公益,放下身段,吃遍旅途的苦。 亚运会圆满落幕,他的使命却没结束。 回到香港创业成功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始终为国家发声。 疫情来袭时,他又捐出大量医疗物资。 把三十多年前的爱国初心,变成了一辈子的坚守。 如今国家强大了,办国际赛事再也不用为钱发愁。 但张明敏的故事,始终是时代里最暖的符号。 他用行动证明,爱国从不是一句口号。 是卖房车的决绝,是风餐露宿的坚持,是分文不差的坦荡。 每当《我的中国心》旋律响起,我们想起的。 不仅是熟悉的歌声,更是那个风雨兼程、赤诚滚烫的身影。 你听过《我的中国心》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新华社《张明敏:一颗中国心 半生家国情》、中国新闻周刊《“亚洲雄风”再起》、人民网《新中国第一场综合型国际运动赛事》、抖音百科《1990年北京亚运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