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台湾飞行员黄植诚,驾驶最先进的飞机向大陆投诚,却被后座飞行员察觉,黄

春秋说史 2025-11-04 11:03:13

1981年,台湾飞行员黄植诚,驾驶最先进的飞机向大陆投诚,却被后座飞行员察觉,黄植诚一惊,随即说:“你要是不想回大陆,那就跳伞吧!” 1981 年 8 月 8 日,福州机场突然迎来一架特殊战机! 台湾空军少校黄植诚,驾驶先进 F-5F 战机闯空域,只为完成 “回归大计”! 这架战机价值 550 万美元,搭载 20 毫米航炮和 “响尾蛇” 导弹。 放在当年,可是台军压箱底的先进装备,对大陆军工意义非凡! 没人知道,这份 “投诚” 早藏在他心底。 黄植诚出身飞行世家,父亲是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可母亲哼唱的广西小调,父母讲的家乡故事,早让他对大陆魂牵梦萦。 1973 年从空军官校毕业,他凭天赋一路开挂。 26 岁晋升少校,累计飞行 2100 多小时,五种机型信手拈来,是台军公认的青年才俊。 但岛内的压抑氛围,让他越来越失望。 军中因言获罪的事件频发,加上逐渐了解大陆的真实发展,回归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他悄悄布局,借长途训练申请额外燃油。 终于等到执行考核任务的那天,带着学员许秋麟升空。 升空后,他以仪表飞行为由让学员遮暗座舱盖。 关闭无线电,毅然调转航向,朝着福州飞去。 学员察觉不对,在东引岛上空跳伞获救。 黄植诚独自驾驶缺了后座舱盖的战机,顶着风险安全降落福州。 中央和军方高度重视,为他举行盛大欢迎会。 按 1957 年标准,他获 65 万元奖金,折合 7000 两黄金! 可他没把奖金私用,大部分捐给了航校和飞行员培训。 这份家国情怀,让人为之动容! 随后他被任命为空军航校副校长。 把台湾空军的训练经验融入大陆实际,编写教材、完善方法,还提出 “高度换速度” 的飞行理论。 1988 年授上校军衔,1995 年晋升空军少将。 他曾成功拯救双发失效战机,用专业能力为大陆空军添砖加瓦。 那架 F-5F 战机也成了 “宝贝”。 军工部门分解测绘后,为歼 - 7 系列改进提供关键参考,性能实现重大突破。 退役后,他仍为两岸统一奔波。 创办两岸飞行学校,吸引台湾青年来大陆学飞,用实务交流拉近距离。 多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他,始终坚定反对 “台独”。 呼吁两岸和平统一,用行动搭建沟通桥梁。 邓小平肯定他的爱国行动,邓颖超也勉励他为国家出力。 他的选择,早已超越个人,成为两岸血脉相连的象征。 从台湾少校到大陆少将,从驾机归乡到深耕两岸。 黄植诚用一生证明,海峡隔不断血脉亲情。 你如何看待黄植诚的壮举? 他为两岸统一的贡献,值得永远铭记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荔枝网

0 阅读:0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