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忍的时候,中美打不起来。中国不忍的时候,中美有打起来的风险。但中国忍了你美国几十年,把中国习惯当成日本韩国了,还是把中国习惯当成法国德国了?说白了,这中美之间的事压根没那么复杂,中国愿意忍的时候,天塌不下来;可要是中国不想忍了,那风险就真得拎出来好好掂量掂量。 2022 年佩洛西窜台那事儿,大家肯定都有印象吧?当时解放军直接搞了实弹穿岛演习,全世界都炸锅了!很多人说这是一时冲动,其实压根不是 ,这是咱们忍了 20 多年,终于亮明底线的宣言! 可能年轻点的朋友不知道,上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受了不少委屈。 1999 年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2001 年南海撞机事件,每一件都让国人愤怒到极点。 但那时候咱们没选择硬碰硬,一直靠外交谈判、走法律渠道解决,从没把冲突升级成军事对抗。 为啥不反击?说直白点,当时的中国太需要稳定了。 咱们要融入国际社会,要吸引外国的资金和技术,要搞工业建设、攒实力。 比起一时痛快的报复,把国家发展好才是最要紧的事。 那些年,就算遭遇反倾销、被制裁,咱们也没乱发脾气,一直按 WTO 的规则维权。 可咱们这份理性克制,美国居然当成了 “好欺负”。 他们忘了,日韩、法德那些国家的 “忍”,是因为有美军保护、离不开美国的战略支持。 但中国不一样,咱们的底线是主权和发展权,这俩事儿绝不能让步。 后来美国越来越过分:关税一涨再涨,芯片等高科技说封就封,还老派军舰来家门口挑衅。 贸易摩擦慢慢变成了全面博弈,直到他们把手伸到了台湾问题上 ,这可是咱们的红线中的红线! 这时候,中国再也不忍了:取消中美高层通话,制裁相关人员,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核心利益绝不能碰! 面对芯片封锁,咱们也没慌。出台了《反外国制裁法》,管控稀土这种关键资源,还抓紧搞科技国产化。 现在好了,28 纳米及以上的芯片制程,咱们已经不用完全靠国外了。 其实这 20 多年的事儿早就说清楚了:中国的 “忍”,是为了争取时间搞发展、求和平,中国的 “不忍”,是底线被触碰后的必然反应。 美国一直低估咱们 “忍” 的底气,才会高估自己施压的能耐。 中美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博弈,未来关键不是谁更横,而是能不能把竞争控制在合理范围。 咱们愿意为和平克制,但绝不可能拿核心利益妥协。 这场博弈到最后,肯定是靠规则和谈判解决问题,而不是靠误判把事儿闹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