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国防部情报局雇员丽贝卡·科夫勒日前在《每日电讯报》撰文警告,当前核战争风险

琨君说 2025-09-24 07:37:14

美国前国防部情报局雇员丽贝卡·科夫勒日前在《每日电讯报》撰文警告,当前核战争风险已达最高水平:俄罗斯近期不仅以米格-31战机侵犯爱沙尼亚领空、继波兰无人机事件后再发挑衅,更在“西方-2025”军演中模拟战术核打击,普京亲自观摩,且俄正将核武器视作实际作战工具;而俄与西方缺乏信任、双方并行军演、无直接沟通渠道,叠加乌克兰战争持续的背景,如同1983年“优秀射手”演习危机般,极易因“战争迷雾”引发误判,催生灾难性后果。 科夫勒的警示,精准点出了俄与北约在“威慑博弈”中滑向危险边缘的现实。俄罗斯在“西方-2025”军演中高调展示“榛树”导弹、在加里宁格勒部署可携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配合领空挑衅等动作,本质是用“核威慑前置”回应北约东扩与“东部哨兵”增兵计划,但这种将战术核打击纳入演练的做法,无疑模糊了核与常规战争的界限。更危险的是,双方信任崩塌且沟通缺位——美国军官现身俄白军演现场的诡异互动,与波兰无人机事件中“无证据指责”的猜忌链,正加剧“战争迷雾”。这种“以挑衅试探底线、以核威慑施压”的恶性循环,恰似1983年危机的重演,一旦某方误判对方意图,哪怕是常规冲突也可能触发核层级的连锁反应,让“手指悬于核按钮”从警示沦为现实风险。 补充信息:1983年“优秀射手”演习危机是指北约在1983年11月2日至11日期间举行的“优秀射手83”核战争演习,险些引发美苏核冲突。 当时,美苏关系极度紧张,美国计划在西欧部署“潘兴2”导弹,苏联对此极为敏感,认为这将打破战略力量均势。此外,里根总统发表了称苏联为“邪恶帝国”的演讲,并提出“战略防御计划”,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矛盾。大韩航空公司007号航班被苏联击落、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等事件,也使局势愈发危急。在这种背景下,北约举行了“优秀射手83”演习,模拟对苏联发起核打击,且有众多北约及其盟国最高级别的官员参与模拟指挥。苏联认为北约可能利用演习作为掩护,对苏联发起第一次打击,其情报部门甚至分析认为美国已把“潘兴2”导弹秘密运到欧洲。为此,苏联将核力量置于最高等级戒备状态,准备发起“先发制人”的核报复行动。不过,最终北约演习结束,危机并未进一步升级。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琨君说

琨君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