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上,武契奇看到的,和其他所有人都不一样!很多人看到的,是武器的强大。错了!真相是,当红旗-22导弹出现时,这位26年前曾亲历国破家亡的总统,看到的,是一面能让塞尔维亚人民,永远免于北约轰炸的“神盾”。这才是他百感交集的真正原因! 这份百感交集,源于一段刻骨铭心的国仇家恨。1999年的贝尔格莱德,29岁的武契奇正在信息部的地下掩体里忙碌。3月24日夜里,北约的炸弹突然划破夜空,接下来的78天里,这样的轰炸成了家常便饭。 当地居民米里亚娜后来回忆,炸弹就落在住处旁边,连5岁的孩子都能看见“战斧”导弹从窗外飞过。整整两个多月,北约出动了1150架次战机,炸了2300多次,投下的炸弹加起来有两万多吨,学校、医院、电视台都没能幸免。 当时塞尔维亚军队最先进的还是苏联时期的老导弹,五次拦截最多能成功一次,面对北约的空袭根本无力招架。 武契奇在地下掩体里每天要处理成堆的文件,驱逐北约国家记者,想尽办法在舆论战场上为国家保留一点尊严。 但这种努力在炸弹面前显得格外无力,整个国家有2500名平民被炸死,近100万人被迫离开家乡,还有200多万人失去了生活来源。 更让他难忘的是,这种流离失所的痛苦早已刻在家族记忆里。二战时,他的祖父因为支持游击队被克罗地亚极端分子杀害,其他家族成员逃难到贝尔格莱德才保住性命。所以他总说自己是“难民的儿子”,比谁都清楚失去国家保护的滋味。 当红旗-22的雷达车驶过观礼台时,对这位塞尔维亚总统来说,眼前的装备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分量。这款中国自主研制的防空利器,射程能达到120公里,27千米的高空目标也逃不过它的打击,6马赫的飞行速度意味着从发现目标到拦截只需4秒反应时间! 最让他上心的是那套双重制导系统,导弹飞行中靠地面雷达指令修正轨迹,接近目标时切换成半主动雷达锁定,就算遇到强电磁干扰也不会像当年那样变成“睁眼瞎”。8×8的轮式底盘让导弹车能在复杂地形快速转移,打了就跑的机动性在实战中太重要了。 红旗-22展示的不仅是单个武器的先进,更是一套完整的防空解决方案。它能和其他近程防空导弹搭配,织成远中近三层防护网。远距离用红旗-22把威胁挡在100公里外,漏网之鱼则由近程导弹拦截。 这种体系化防御能力,正是当年塞尔维亚最缺的。1999年时,他们的防空系统各自为战,面对北约多方向偷袭根本顾此失彼。 而现在,红旗-22能同时锁定6个目标,不管是战斗机、巡航导弹还是无人机都能精准拦截,这种全方位防护让经历过轰炸的人怎能不感慨? 红旗-22等装备,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保护自己人民的能力。现在塞尔维亚的防空网在欧洲已经算先进水平,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只能被动挨打的国家了。 北约至今没为当年的轰炸道歉,还在处处阻挠塞尔维亚获得防御能力,但中国武器让他们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 当最后一辆导弹车驶过,武契奇的目光依然停留在远方。对他来说,这些导弹不是冰冷的武器,而是能护住学校里读书的孩子、医院里看病的老人的安全屏障。 这种从绝望到安心的转变,只有亲身经历过国破家亡的人才能真正体会。红旗-22驶过的不只是阅兵场,更是塞尔维亚从苦难走向安全的漫漫长路。
“国军死了267位将军,而‘对方’只战死了一位将军!”93阅兵之后,台岛将军名嘴
【312评论】【28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