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城市打工人,都在操心给爸妈补缴社保的事儿,十几万砸下去,到底值不值? 最近几年,好多父母开始跟孩子念叨养老的事儿,以前总说“不用你们养”,现在态度变了,主要还是年纪大了,对自己以后的经济状况没底。像我爸妈,年轻的时候没稳定工作,我妈也就断断续续交过几年社保。我爸好几次让我帮忙查,我才发现,自己对社保这些东西,简直一窍不通,估计很多年轻人都跟我一样。 从2010年开始,各地都允许补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很多子女就开始给父母查看社保情况、补缴社保,这事儿也算是年轻人的“成人礼”了。但社保规则太复杂,办理的时候,一堆问题就来了:交灵活就业社保,还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之前交过但中间断档了咋整?要不要提档补缴? 博主桃子经常在网上科普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她发现很多人根本没什么选择。有的人想补缴的时候,父母年纪已经超了,补不了;还有很多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子女或者父母拿不出几万甚至十几万来补缴。 资源和资金都有限,怎么规划养老的钱?要是兄弟姐妹经济条件不一样,这笔账单又该怎么分?补缴养老保险、商量父母养老这些事,很容易就把家庭背后的亲情和经济纠葛给扯出来。 我认识的小洁,去年国庆节回家,看到爸爸床头用红绳拴着速效救心丸,追问才知道,爸爸心脏不舒服很久了。小洁父母50多岁了,可退休对他们来说太遥远,除非小洁和妹妹能一直撑起父母几十年的开销。这十年,她爸折腾养殖、包工地,钱亏完还欠了几十万,她妈一个月3000多工资成了家里唯一稳定收入,后来小洁发现父母买牛仔裤都只买十几块钱的。农村老人就分两种,有养老金的和没养老金的。小洁听爷爷奶奶说谁家有养老金能享福,就想着能不能也给父母配置养老金。 年轻人开始操心父母养老,很多都是从发现父母身体变差开始的。小叶的爸爸肾不好,干不了重活,年轻时候打零工,后来继承家里做道士的活儿。这几年,她爸身体越来越差,可只要有活,不管啥天气、多远都得去。小叶就想,爸爸什么时候能退休?小叶27岁,父母开始催婚,她刷相亲帖子,发现很多都要求父母有退休金。今年4月,她刷到农村养老金的帖子,才知道农村户口也能给父母配置养老金。做了几天功课,小叶发现爸爸60岁、妈妈50多岁了,交灵活就业保险的话,一个月得1000多,退休还不知道要等到啥时候。后来看小红书科普,才了解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很多农村子女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 2014年,新农保、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合并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主要针对城市无业人群、农民这些群体。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跟地方财政有关,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缴费档次、年限决定。现在基础养老金国家规定最低标准是每月108元,各个省市不一样,上海能到1490元、北京998元、成都875.64元、天津317元 ,其他省份像福建170元、湖南163元、安徽123元,大多都在200元以下。 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钱,主要是每年自己交的,还有少数财政补贴、集体补助的钱,60岁后按月领取,金额大概是养老金账户余额除以139(按60岁后平均寿命测算,是139个月)。也就是说,退休后的139个月基本是把自己交的钱领回去,之后还能接着领退休金直到去世。要是没领完个人账户的钱就去世了,钱会退给法定继承人。 小叶五一回家赶紧查爸爸手机,发现之前交的都是最低档,一两百块一个月,还有些年份没交。湖南的政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分15个档次,最低300元/年,最高6000元/年 。按最高档算,15年保费要9万,交得多以后领得也多。小叶想着万一以后结婚了,再从夫妻共同财产里拿笔钱给父母补缴社保就麻烦了。不管结不结婚,都得赶紧搞定父母养老金。 今年4月,小叶咬咬牙,按湖南最高档给父母一次性补缴了,花光了她工作四年的存款,差不多18万。这下她爸马上能领每月800元养老金,她妈几年后60岁也能领。钱虽然不多,但够基本生活费了。 其实小叶不是独生女,还有个姐姐。她本来希望姐姐分担一些,可姐姐有家庭有孩子,一次性拿近10万不容易,小叶也理解。想到姐姐之前在宅基地盖房子出了不少钱,自己又想快点在政策窗口期搞定,就决定自己出钱。小叶觉得这是回报父母的方式,也没太计较。她爸一开始不想给女儿增加负担,一家人当面聊了两个小时,她爸才同意。小叶说,交完钱下午就回北京上班了,后来收到爸爸一条很官方的感谢短信。她爸平常不苟言笑,不怎么表达情感,这条短信对她来说分量很重。 给父母补缴社保,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背后是复杂的家庭经济账,也是沉甸甸的亲情。你们怎么看呢?
现在不少城市打工人,都在操心给爸妈补缴社保的事儿,十几万砸下去,到底值不值?
文文纪实
2025-09-18 10:53:30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