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乌克兰美女远嫁给河南小伙,婚后8年生了3个孩子,可她却让孩子都入了乌克兰国籍,这让公婆非常不满,谁知后来公婆却对她刮目相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98年,一个叫娜佳的乌克兰姑娘跟着中国小伙赵鹏从黑海边上的敖德萨一路来到河南的小冀镇。 那时候,村里人哪见过洋媳妇? 娜佳一进门,左邻右舍都跑来看热闹,有人偷偷嘀咕:“这金发碧眼的姑娘能待得住吗?” 谁也没想到,这个外国姑娘不仅扎下了根,还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撑起了一个家。 硬是把三个孩子拉扯大,把年迈的公婆照顾得妥妥帖帖。 娜佳和赵鹏的故事得从乌克兰的大学校园说起。 1996年,小伙赵鹏高考失利,最后选了学费便宜的乌克兰敖德萨食品工程学院。 谁曾想,这一去就遇上了改变他一生的人,同班的乌克兰姑娘娜佳。 娜佳家境不错,父母都是工程师,从小带她来中国旅游,她对东方文化早就着了迷。 赵鹏刚开始语言不通,上课像听天书,娜佳主动帮他补课,一来二去,两人看对了眼。 可这段跨国恋情差点夭折,娜佳父母死活不同意女儿嫁到中国农村,觉得门不当户不对。 娜佳铁了心要跟赵鹏走,最后父母拗不过,勉强点了头。 1998年,23岁的娜佳跟着赵鹏回到新乡老家。 农村的生活条件跟乌克兰没法比,没抽水马桶,没暖气,冬天冷得刺骨。 公婆起初也犯嘀咕,这洋媳妇能习惯吗?可娜佳愣是没喊一声苦。 她跟着赵鹏学中文,蹲在灶台边帮婆婆烧火,没多久就能用蹩脚的中文跟邻居唠嗑。 村里人从好奇变成了佩服,都说赵家捡到宝了。 那年秋天,小两口办了场热热闹闹的中式婚礼,娜佳穿着大红嫁衣给公婆敬茶,电视台都跑来拍新闻。 婚后日子紧巴巴的,赵鹏在老家找不到对口工作,小两口开始倒腾小商品。 从中国批发手机壳、玩具运到乌克兰卖。 生意刚有起色,娜佳怀孕了,接连生下三个儿子。 按婚前约定,孩子们都入了乌克兰国籍,这事儿让公婆心里不痛快,老两口私下抱怨:“咱老赵家的根咋就成外国人了?” 可没等矛盾爆发,厄运突然降临。 2007年,赵鹏查出肝癌,几个月人就没了,留下32岁的娜佳和三个孩子,最大的9岁,最小的才1岁。 所有人都以为娜佳会带孩子回乌克兰,可她抹干眼泪,把结婚时攒的钱全拿出来,在宁波开了家外贸公司。 白天跑客户,晚上哄孩子睡觉,半夜还得核对订单。 公婆心疼她,劝她别太拼,娜佳却说:“赵鹏走了,我就是你们的儿子。” 最困难的时候,她一天打三份工,送过快递,当过翻译,甚至去超市扛过货。 村里人起初看笑话:“洋媳妇肯定熬不住。” 可娜佳硬是咬着牙把公司做起来了,把国产汽车零件卖到东欧,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年挣几千万。 三个孩子慢慢长大,娜佳没忘教他们说河南话,逢年过节一定带他们回新乡看爷爷奶奶。 2014年,娜佳被评为“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领奖时主持人问她为啥不改嫁,她笑着说:“这儿就是我的家。” 台下赵大爷老泪纵横,对着镜头喊:“我儿媳妇比亲闺女还亲!” 当初嫌孙子国籍不对的老两口,如今逢人就夸娜佳孝顺,三个混血孙子成了他们的骄傲。 跨国婚姻从来不容易,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经济压力,随便哪条都能压垮人。 可娜佳用16年时间证明了一件事,真心能跨过国界。 她没选容易的路,但选了对的路。 现在三个儿子都上了大学,大儿子学国际贸易,说要把爸爸没做完的生意接着做下去。 娜佳的公司越开越大,去年还在基辅设了分公司,专门帮中乌企业搭桥。 这个故事最打动人心的,是一个女人的坚韧,娜佳没把自己当外人,也没把苦难当借口。 她用行动告诉所有人,家的温度,从来和国籍无关。 信源:洛阳晚报——丈夫去世 新乡洋媳妇撑起一个家
1998年,乌克兰美女远嫁给河南小伙,婚后8年生了3个孩子,可她却让孩子都入了乌
提莫说热点
2025-09-16 11:21:18
0
阅读:375
ZY
然后三个娃都去参军,拿到了军功章对吧
爱的港湾 回复 09-17 07:56
错,三个孩子全部变成乌东肥沃土地的养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