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日本勋章的李显龙,中国以后不会再待见他了,再有任何重大的活动,也不会邀请他了

潇湘夜雨愁肠 2025-09-15 18:32:12

接受日本勋章的李显龙,中国以后不会再待见他了,再有任何重大的活动,也不会邀请他了,尽管你并非中国人,可体内仍流淌着华夏祖先的热血,如此肆意践踏中国人民情感的行径,实难宽恕,中国断然不会给予谅解! 2025年的9月3日,全中国都沉浸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庄重氛围里,天安门广场的阅兵仪式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五星红旗和抗战主题宣传画,都在提醒着人们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可就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的前一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却在东京的首相官邸里,从日本前防卫大臣石破茂手中接过了旭日大绶章。 这枚设立于1875年的勋章,是日本给外籍人士的最高荣誉之一,在日本人看来是对获奖者的高度认可,但在中国老百姓眼里,这事儿怎么看都觉得扎心。 旭日大绶章不是随便给的,过去给过不少有争议的人物。2015年的时候,日本就把这勋章给了美国的拉姆斯菲尔德和阿米特治,这俩人可是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策划者,当时就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批评,连日本国内的媒体都质疑,说这俩人哪是为日本和平做贡献,明明是在推动日本军事化。 这次给李显龙授勋的石破茂也不是普通人物,他虽然说过要正视历史、反对参拜靖国神社的话,但又窜访过台湾,还呼吁搞什么"亚洲版北约",这种复杂的立场让中国人对他没什么好感,由他来颁奖,更让这事添了层敏感色彩。 再看看时间点有多敏感。9月3日是中国法定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八十周年的纪念活动更是非同寻常。八十年前,中国人民用三千五百多万同胞的伤亡换来了胜利,这段历史是刻在骨子里的伤痛。 而新加坡的华人华侨在二战中也没逃过日军的暴行,1942年日军占领新加坡后,搞了场"华侨检证大屠杀",把18到50岁的华人男性集中起来"筛查",说是什么找抗日分子,实际上就是滥杀无辜。 当时只要是戴眼镜的、会说英语的,甚至只是因为宪兵看不顺眼,就可能被拉到海边枪毙。 李光耀总理当年就差点在这场屠杀中遇害,靠着机智才侥幸逃生。现在李显龙作为华人后裔,在这样一个纪念胜利的关键时间点接受日本勋章,怎么能不让人觉得他忘了祖宗的苦难? 更让人心里不舒服的是李显龙的华人身份。虽然他是新加坡总理,不是中国公民,但谁都知道新加坡七成以上是华人,祖辈大多来自中国南方。 当年新加坡华人积极支持中国抗战,捐款捐物,组织义勇军,就算在被日军占领后,也没停止过反抗。可现在他们的总理却在日本接受勋章,还是在抗战胜利纪念日的敏感时刻,这让中国老百姓觉得,这是对千万抗战先烈的不尊重。 看看过去的例子就知道,中国老百姓对这种事有多敏感。2016年的时候,就因为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的一些表态,环球网搞了个调查,五个小时里六千多个投票的网民,98%都觉得新加坡在"呼应美日",对新加坡的观感越来越差。 这次的事比当年严重多了,因为触及的是更深的历史伤痛。抗日战争不光是中国的事,是整个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共同的记忆。 日军在占领区的暴行,不管是南京大屠杀还是新加坡的检证大屠杀,都是对华人的集体伤害。现在李显龙接受勋章的行为,很容易让人觉得是在淡化这种历史记忆,甚至是在给日本的历史态度站台。 从外交礼仪上说,国家领导人接受外国勋章很常见,但关键是要看时机和对象。日本至今在历史问题上都没给亚洲邻国一个满意的交代,教科书里还在淡化侵略历史,政府官员时不时参拜靖国神社,这些都让曾遭受侵略的国家人民心里有疙瘩。 在这种情况下,接受日本的最高勋章,尤其是在抗战胜利纪念日前后,很难不让人往坏处想。 中国向来重视历史记忆,对伤害民族情感的事从不含糊。过去因为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多次陷入低谷;因为教科书问题,民间的反日情绪也多次高涨。 这次李显龙的行为,不管他本意如何,客观上已经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情感。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对于不尊重历史的人,自然不会待见。以后中国举办重大活动,比如抗战纪念、国庆庆典之类的,恐怕真的不会再邀请他了。这不是小气,而是一个民族对历史记忆的坚守,是对千万遇难同胞的交代。 说到底,这事的核心不是勋章本身,而是背后的历史情感和民族记忆。八十周年的抗战胜利纪念,提醒我们的不光是胜利的荣光,更是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 任何在这个时候触碰历史伤痛的行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必然会遭到中国人民的反对。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潇湘夜雨愁肠

潇湘夜雨愁肠

潇湘夜雨愁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