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比电影还离谱!”河南一大学生在商场时,随手拉开一辆豪车车门,就坐进去体验了6秒钟,结果竟被卷入一桩4万元现金盗窃案,在返校途中被民警当众铐走!大学生却认为自己十分冤枉,最后经过警方7次模拟实验后,结果亮了! “你们搞错了!我只是好奇坐了一下!真的什么都没做!”郑州火车站候车室里,21岁大学生小龙的辩解声,淹没在嘈杂的人流中。冰冷的手铐锁住他的手腕,三名便衣民警将他带离车站,周围旅客纷纷举起手机拍摄,这一幕很快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事件要追溯到2019年8月的一个下午。在郑州某商场外,一辆未上锁的玛莎拉蒂越野车停在路边。大学生小龙和女友路过时,出于对豪车的好奇,他随手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座约6秒钟后离开。巧合的是,车主不久后返回,发现车内4万元现金丢失,随即报警。 警方调取监控后,将小龙列为嫌疑人。监控画面显示,从拉开车门到关门离开,整个过程恰好6秒。这个时间点成为案件的关键证据,也成了后来证明清白的关键突破口。 在审讯过程中,办案民警没有单凭监控录像定案,而是进行了严谨的科学验证。他们先后7次模拟案发场景,让不同体格的民警重复小龙的动作:拉开车门、进入车内、寻找藏钱位置、取走现金、关门离开。 最终所有实验结果显示,即使最快的一次也需要9秒以上,完全无法在6秒内完成盗窃行为。 “实验证明你是清白的。”当办案民警说出这句话时,小龙如释重负。警方最终依据科学实验结果排除了他的嫌疑,这起案件也因此成为依法办案、重视证据的典型案例。《检察日报》随后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充分肯定了警方通过科学手段核实证据的做法。 而此事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那就是好奇心需有度,行为须有界。看似无害的“试一试”、“坐一坐”,可能引发严重误会,让自己陷入百口莫辩的境地。 同时,此案也彰显了证据的重要性,那就是办案机关不轻信口供,不盲从表象,通过7次模拟实验还原真相,正是对"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最好诠释。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因不当举动引发误解;同时也应坚信法律始终以事实为依据,既不会冤枉无辜者,也不会纵容违法者。日常生活中的理性与克制,正是我们对法治社会最好的维护与贡献。 对于这个事件我们只能说,只能说,对这个男孩而言,这6秒钟的好奇竟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用手铐、审讯和7次实验来自证清白。这段经历必将成为他人生中沉重的一课,教会他行为边界的重量。 要知道法治社会的建设需要执法者的严谨,也需要每个公民的自律。只有在法律框架内,每个人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更好保障。 对此您这么看?欢迎大家到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信息来源: 大河报2025.9.12|《郑州大学生火车站突然被铐,只因一段6秒钟的视频》 文|沐琨 编辑|南风意史
“简直比电影还离谱!”河南一大学生在商场时,随手拉开一辆豪车车门,就坐进去体验了
南风意史册
2025-09-15 17:45:33
0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