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我们两家尽量别联系了!”河南许昌,一家新开的台球厅内,郑先生盯着姐姐发来的微信,摇头苦笑。 他怎么也没想到,就因为几十块钱的台费,亲姐弟竟闹到要断绝关系这一步! 事情要追溯到三个月前。外甥小刘怀揣创业梦想,想要开一家台球厅,但资金不足,便来找舅舅郑先生合伙。郑先生一直很欣赏这个外甥的闯劲,觉得年轻人有创业想法是好事,便爽快地答应出资45000元,舅甥俩携手创业。 开业前,郑先生特意强调:“不管谁的亲戚朋友来,一律按标准收费!”外甥满口答应:“舅舅放心,生意归生意。” 台球厅开业后生意不错,郑先生和外甥分工明确,一个主要负责财务管理,一个负责日常运营,舅甥俩配合得相当默契。这种和谐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上周五晚上。 那天晚上8点左右,郑先生的姐夫(也就是外甥的父亲)带着几个朋友来到台球厅。一行人开了两个台子,玩了三个多小时,期间还点了十几瓶饮料。结账时,外甥大手一挥:"自己家人,收什么钱!" 第二天郑先生核对账目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便问外甥怎么回事。对方不以为意:“那是我爸,自己家人收什么钱?” 郑先生试着给姐姐打电话沟通此事,没想到她一听就火了:"自己亲外甥的店,你姐夫去玩会儿还要钱?你这当舅舅的也太计较了吧!" 电话被挂断后,郑先生愣在原地,久久没有回过神来。更让他寒心的是,这件事很快在家族微信群里传开,亲戚们纷纷指责他“太小气”、“没个长辈样”。 实际上,全部消费加起来不过68元。 可就是这68元,让原本和睦的一家人形同陌路。 从法律角度看,这台球厅属于郑先生和外甥的合伙生意,所有营业收入为双方共同所有。任何一方的亲友消费而不付款,实质上都是在侵占另一方的权益。 事情传开后,引发不少网友讨论。有人支持舅舅:“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亲情不能破坏约定”;也有人理解外甥:“自己父亲来还要收费,确实有点不近人情。” 还有网友提出了折中方案:"其实可以采取折中办法,比如给亲友打折而不是全免,既照顾了亲情又不破坏规则。" 老话说得好:亲戚不共财,共财断往来。规则事前立好,就该共同遵守。人情与生意界限不清,再亲的关系也难长久。 对此,您觉得舅舅和外甥,谁更有理? 信息来源: 小莉帮忙 文|知又 编辑|南风意史
“以后我们两家尽量别联系了!”河南许昌,一家新开的台球厅内,郑先生盯着姐姐发来的
历史趋势解码
2025-09-15 13:07:37
0
阅读:616
友友
当初规定就错了!应该打折扣!好歹回个本儿钱!
歌是老的经典
合伙生意,如果是你家人来玩可以不收费,但你得垫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