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美国豆农困境是对华盛顿的又一提醒】当地时间9月14日下午,中

环球网 2025-09-15 06:48:04

【#环球时报社评#:美国豆农困境是对华盛顿的又一提醒】当地时间9月14日下午,中美在西班牙马德里开始举行会谈,双方将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滥用出口管制及TikTok等经贸问题。会谈前夕,传来美国豆农在大豆收获旺季“错失数十亿美元中国订单”的消息。过去几年,美国政府对华发动贸易战害人害己,有些还狠狠地砸痛了自己的脚,美国豆农的困境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正逢美国大豆收获季,但美国舆论对于大豆“卖不出去”的讨论越来越激烈,许多豆农为“首次在没有中国采购订单的情况下准备今年秋季收获作物”表示担忧,甚至有美国农民在社交平台发视频,为“多收了三五斗”却卖不到中国感到绝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庞大市场需求就开始吸引美国种植户创新育种、完善生产线和运输体系,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多年来,美国出口的大豆一半销往中国,美国豆农从中获益匪浅。一颗大豆看似微小,却折射出中美是天然的农业合作伙伴,折射出两国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

然而,近年来由于美国率先对华加征不合理高关税,中国被迫对美国大豆等商品加征对等反制关税,促使中国企业转向巴西、阿根廷等国采购大豆,通过进口多元化、建立战略储备等来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与供应链稳定。一些美国媒体近期却大肆炒作中国将大豆当作对美贸易战的“武器”,将美国豆农当作“谈判筹码”。它们完全无视美方率先加征不合理关税这一事实,也忽略了中国采购商本就有理由多元化选择大豆来源,更关键的是,它们没有理解中国发展对美关系的原则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美国农民不应为华盛顿对华贸易战埋单。近期,美国大豆库存积压、价格暴跌,正是华盛顿政策失误的铁证。今年8月,美国大豆协会会长拉格兰致信总统时,就敦促政府尽快与中国达成协议,以缓解豆农危机。当前关税叠加出口管制,已对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造成多重冲击,美国任意挥舞“关税大棒”对全球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清晰可见;美国自身也因关税问题遭遇高通胀、高失业的冲击,经济“硬着陆”风险增加。

遗憾的是,华盛顿至今未能从本国豆农的困境中吸取足够教训,而是继续走在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的错误道路上。9月12日,美商务部宣布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正如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反问:“中美双方即将在西班牙举行经贸会谈。美方此时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意欲何为?”平等尊重是开启新一轮谈判的必要前提。如果一味在谈判前通过单边制裁、泛化安全、选择性执法等“极限施压”方式试图强迫对方接受某种结果,实则增加了噪音,也消耗了互信,这将增加两国谈判达成共识的成本,对双方都是损失。

平等合作是中美两个大国正确的相处之道。建交以来,中美双向投资由几乎为零增长到2600亿美元,年双边贸易额由不足25亿美元扩大到2024年的6800多亿美元,两国都从合作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近年来两国关系的曲折起伏,也不乏反面教训:以施压、制裁、孤立、遏制、封锁处理问题,只会抬高成本、破坏预期;把正常经贸与科技交流政治化,把一切问题都装入“国家安全”的口袋,既治不好“内病”,也会伤及自身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出于国内政治需要“甩锅中国”,只会加剧对立,损害企业和民众的切身利益。

过去几个月,在中美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指引下,双方经贸团队在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举行三次会谈,达成积极共识,证明平等对话是消除对抗、扩大共识的最有效路径,两国互利空间远大于矛盾分歧。中方立场一贯且明确,那就是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与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为中国企业在美持续运营创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国际社会乐见中美磋商取得阶段性进展,期待双方在对话协商的轨道上继续前行,为维护国际经贸秩序注入正能量。

0 阅读:30
环球网

环球网

环球网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