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胜防!”河南一女子做钢材生意接到大单子,对方张口就要66吨盘螺,还打了20

逐梦行者孙 2025-09-13 01:01:51

“防不胜防!”河南一女子做钢材生意接到大单子,对方张口就要66吨盘螺,还打了20万定金过来,女子见对方这么爽快,也没有怀疑,直接把货发了过去。她很快收到了尾款,不料,第二天她的账户就被冻结了,而且是被警方冻结的,理由是,对方给她的这笔钱有问题,可能是别人被骗的钱。 ​现在货没了,钱也没了,这算怎么回事? ​杨女士做钢材生意好几年,平时都是老客户带新客户,从没出过幺蛾子。前段时间,有个陌生男人加她微信,开口就说‘要 66 吨盘螺’,说话特爽快,问了价没多砍就定了,还说‘先打 20 万定金,货送到剩下货款立马结’。” 杨女士心里一阵窃喜,这么大的单子,一年也碰不上几回。定金到账后,她立刻安排发货,生怕耽误了这桩好生意。对方也确实守信,货刚送到,尾款就打了过来。一切顺利得像做梦一样。 可第二天一早,噩梦降临。银行通知她账户被冻结,理由是涉嫌接收诈骗资金。杨女士当时就懵了,自己踏踏实实做生意,怎么就成了犯罪嫌疑人?她赶紧去派出所问情况,才知道那个爽快的买家,用的是别人被骗的钱来付款。 更糟的是,那批钢材已经被转手卖掉,警方无法追回。杨女士不仅拿不到货款,还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她想不通,自己只是正常交易,为什么要为别人的犯罪行为买单? 这起事件其实揭示了一个很多生意人忽视的风险——在接大单子时,不能只看对方付款是否爽快,还要关注资金来源是否合法。特别是当对方是新客户、交易金额异常大时,更要多留个心眼。 我认识一个开服装厂的老板,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一个陌生客户下单5000件羽绒服,价格不砍,付款迅速。货发出后,老板才发现对方用的是诈骗资金。虽然最后他被认定为善意第三人,没被追究刑事责任,但那批货和货款都打了水漂,损失惨重。 这类案件中,骗子往往利用商家急于成交的心理,用异常爽快的交易方式降低对方警惕。他们知道,一旦货物转手,警方很难追回,而商家就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那么,商家该如何防范这类风险呢?首先,对于陌生客户的大额订单,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其次,尽量使用第三方担保交易,避免直接接收大额转账。最后,如果对方付款异常爽快,反而要提高警惕,因为这往往是诈骗的信号。 杨女士的遭遇给所有生意人敲响了警钟:在这个看似便捷的数字时代,骗局也变得更加隐蔽。一次疏忽,可能让你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逐梦行者孙

逐梦行者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