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烟台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产业园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商业航天产业链记者见面会。见面会现场,东方空间(山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彭昊旻介绍,东方空间是一家制造运载火箭并借此把各种航天器送到外太空的民营企业。“大家可以把我们看作是一家自己制造交通工具来承揽业务的快递公司,只不过区别是我们往天上送件。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总部在山东烟台,是山东省唯一一个成功发射卫星的火箭总体单位。眼下我们承揽的快件是各类人造卫星,不过我们也憧憬着在未来某一天能有实力送人类去太空,希望能跻身世界一流。”她说。
东方空间(山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彭昊旻
目前我国正在加速部署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卫星互联网不仅是解决偏远地区通信、增强应急救灾能力、消除“数字鸿沟”的关键,更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提升国家战略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将带动整个商业航天产业链,并催生更多创新应用。
眼下一般所说的国内低轨互联网星座,主要是中国星网负责的“GW星座”和上海垣信卫星主导的“千帆星座”,这两个星座的远景规划卫星总数超过2.8万颗,其中GW星座约1.3万颗,千帆星座约1.5万颗。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对火箭发射的需求非常巨大且紧迫。计划至2025年底“千帆星座”要完成一期648颗卫星的部署,中国星网也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发射其约10%的组网卫星(即约1300颗)。这意味着从2025年起,平均每年需发射数百颗甚至更多卫星。如此大规模的卫星组网计划,对火箭发射能力提出了“海量”需求。
单靠长征系列火箭无法实现如此大量的发射任务,另一方面,市场上缺乏低成本、高频率、大运力的火箭发射能力,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进程的主要瓶颈之一,同样,也是东方空间等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的市场机遇。
东方空间研制的首型火箭“引力一号”经过3年的高效研制,于2024年1月11日从东方航天港登船,在烟台海阳海上首飞成功。“引力一号”已成为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国内民商现役运力最大的火箭,有效弥补了我国大运力火箭不足的态势,即将成为中国第一型常态化服役的中型民商火箭。
记者:李焜染摄影:李焜染摄像:徐超剪辑:徐超编辑:曹梦佳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