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巴勒斯坦人明白,加沙的事,还得靠自己。 加沙的处境有多难?看看这些数字:自2023年10月冲突以来,加沙地带96%的农业设施被摧毁,日均电力供应不足战前的10%,超过190万人流离失所,相当于每10个加沙人就有9个无家可归。 国际社会的援助像杯水车薪,2025年8月,法国、德国等六国向加沙空投了126包物资,却被联合国批评为“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因为一辆卡车就能运送比空投多得多的物资。 更严峻的是,以色列从2025年3月起全面封锁加沙,导致近半年来没有一辆人道救援卡车进入,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60%的基本药物已耗尽。 这种绝境下,加沙人不得不自己想办法。在汗尤尼斯,居民用废弃玻璃和木材搭建太阳能蒸馏器,每天能生产20升饮用水,成为流离失所者的生命线。 在拉法,教师们在废墟中支起帐篷上课,用手机热点连接远程教学,尽管信号时常中断,但仍有超过1万名儿童坚持学习。 还有志愿者组成的“阿萨耶尔艺术团”,在战火中为孩子们举办了300多场演出,用欢笑对抗恐惧。这些自救行动虽然微小,却证明加沙人从未放弃生存的希望。 但真正的困境远不止于此,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已持续18年,形成了“世界最大露天监狱”。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2024年加沙GDP仅为2022年的六分之一,失业率高达80%,80%的人口战前就依赖国际援助,如今几乎全民陷入贫困。 更致命的是,以色列通过控制边境、领空和海岸线,切断了加沙与外界的一切联系。2025年8月,以军甚至炸毁了加沙唯一的海水淡化厂供电设施,导致每日淡水产量从1700万升降至170万升,人均日供水量仅5升,不足国际标准的1/20。 国际社会的承诺往往落空,2024年7月,国际法院裁定以色列对加沙的占领违反国际法,要求其立即撤军并赔偿损失,但以色列不仅拒绝执行,还变本加厉扩大军事行动。 美国虽在2025年8月推动部分国家空投援助,却同时向以色列提供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精确制导炸弹,这种“一边救人一边递刀”的做法,让加沙人看清了外部干预的局限性。 更讽刺的是,以色列以“防止哈马斯利用”为由,禁止太阳能板、发电机等物资进入,甚至摧毁了4000多座已安装的太阳能设施,让加沙人自救的努力也化为泡影。 巴勒斯坦内部的分裂则加剧了困境。2007年哈马斯与法塔赫的武装冲突导致加沙与约旦河西岸分治,尽管2024年双方达成联合政府协议,但实际运作中仍矛盾重重。 2025年7月,巴勒斯坦政府因以色列扣留91亿新谢克尔(约194亿元人民币)资金,被迫宣布卫生、教育等部门面临停工,暴露了内部协作的脆弱性。这种分裂让以色列得以“分而治之”,持续强化对加沙的控制。 历史经验证明,外部援助和国际干预无法根本改变加沙的命运。2005年以色列撤离加沙后,仍通过封锁使其经济崩溃;2014年停火协议签订后,加沙重建因以色列阻挠而停滞。 真正的改变只能来自加沙人自己:建立统一的政治领导层,发展自给自足的经济,争取国际社会的实质支持。 如今,加沙人正在用行动书写答案。他们在被毁的农田里种植耐旱作物,在地下室组装简易医疗器械。这些努力或许无法立即改变现状,但当一个民族在绝境中仍坚持教育、医疗和希望,他们终将找到走出黑暗的道路。加沙的未来,终究要靠加沙人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泽连斯基在白宫的发布会上回答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记者问他是如何在这么短的
【5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