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李映泉
8月20日晚间,索通发展(603612)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06亿元,同比增长28.28%;实现归母净利润5.23亿元,同比增长1568.52%;基本每股收益1.05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元(含税)。
索通发展主要从事铝用预焙阳极产品的研产销,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铝用预焙阳极企业。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预焙阳极产量176.05万吨,同比增长12.23%,销售预焙阳极169.01万吨,同比增长9.82%,其中出口销售44.56万吨,同比增长13.18%,国内销售124.45万吨,同比增长8.66%。
对于上半年业绩大增的原因,公司称,报告期内预焙阳极所处的原铝产业链展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原铝价格上涨,市场需求旺盛,使得预焙阳极价格上涨。同时公司新建产能释放,产销量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
此外,索通发展还涉及锂电负极产品,上半年锂电负极产品产量4.29万吨,同比增长84.91%,销售锂电负极产品4.40万吨,同比增长120.00%;公司电容器产品产量7.75亿支,同比增长3.52%,销售电容器产品7.88亿支,同比增长8.47%。
在新增产能方面,报告期内,索通发展与吉利百矿合资的广西6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工厂土建主体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该项目不仅可以覆盖西南地区,也可以借助广西沿海港口优势出口海外市场;公司与华峰集团合资的江苏索通32万吨预焙阳极项目筹建工作稳步推进,该项目有利于进一步满足东南亚市场需求,增加出口市场份额,同时也是公司完善产能布局的重要举措。此外,公司与EGA签署《联合开发协议》,合资的首个海外预焙阳极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值得一提的是,索通发展还在固态电池领域有所涉足。2025年8月,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合同》,就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及其与硅基负极界面匹配技术开发项目开展合作。此前,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于2022年已合作开发硅碳、硅氧等复合负极材料,申请了发明专利,形成了技术储备。
此外,公司已完成基于生物质碳源的CVD(化学气相沉积)硅碳材料小试开发,公司正在推进树脂基碳源的CVD硅碳材料研发,旨在进一步优化材料的比容量与循环稳定性平衡,积极推进硅基负极在固态锂电池等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