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两名地下工作者假扮夫妻,没想到却对彼此产生爱意,走到一起,然而,婚后,妻子不幸牺牲,丈夫拒绝再娶,不料,七年后,“牺牲”的妻子竟然出现在眼前!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7年初冬,太行山深处的村口,王士光拄着拐杖正在慢慢的往家的方向赶,这些年,革命和思念两件事,几乎耗干了他全部的精力。 可就在他提着刚换来的食盐,快走到家门口时,远处小路上一个模糊的身影,却让他的心脏猛地一停。 那身影越来越近,当风吹起那人的披巾,露出一张既熟悉又遥远的脸,王士光的世界彻底安静,拐杖“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他下意识地以为,这是自己太过思念而产生的幻觉,直到那个人就站在他面前,眼泪已经淌了满脸,他才敢相信。 1938年,那时候的王士光,还是个刚入党三个月的富家少爷,总想着能为党做出一些贡献,恰好组织要在天津英租界建一个秘密电台,急需电讯高手。 他的同学姚依林,也是同志,向组织力荐他,王士光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个九死一生的任务。 为了潜伏得天衣无缝,组织给他配了个完整的“家”,而扮演他“妻子”的,是年仅十五岁的王新。 王新年龄小,可心里对日本的恨意一点也不少,“九一八事变”爆发,燃起了她心中的爱国之情,从那以后,她早已成了一个比同龄人成熟的革命者。 第一次见面,两人都有些不自在,毕竟要假装扮演夫妻,不过从那天起,世上再没什么王士光和王新,只有潜伏在敌占区的“吴厚和”与“黄慧”夫妇。 他们住进一栋洋楼,白天,王士光借着在通讯设备公司上班打掩护,四处采购零件,一到晚上,就通宵达旦地组装电台、收发情报。 而王新则摇身一变成了八面玲珑的家庭主妇,周旋在邻居太太们的茶会和麻将桌上,不动声色地搜集情报,警惕着周围的一切。 起初的日子,两个人也很不好意思,卧室里摆着两张单人床,中间隔了张桌子,王士光也不和王新交流,觉得她年龄太小,怀疑她能否替组织完成好任务,王新也偷偷撇嘴,全是对这个富家子弟的嫌弃,两人除了传递情报,根本不说话。 然而,生死关头的考验,是信任最快的催化剂,一天深夜,楼下传来可疑的脚步声,王新瞬间警觉,悄悄推开王士光的房门,他正埋头跟电台较劲。 她压着嗓子,悄悄告诉他,王新立刻明白过来,她拿起阳台上的跳绳,装作晚上睡不着出来锻炼,用跳绳起落的节奏,给屋里的“丈夫”传递着“外面安全”的信号。 十几分钟后,脚步声终于远去,她松了口气回到房间,王士光却递过来一杯热水,这个暖心的举动,让两人之间的距离近了些。 没过多久,日军突然加强巡逻,据点眼看就要暴露,王士光飞快地整理好情报,让王新带着先撤,谁知王新却咬着牙摇头,不愿丢下他。 趁着夜色,两人共同突围,王新对地形了如指掌,硬是带着他甩掉了追兵,那一刻起,他们不再仅仅是搭档,而是能把后背交给对方的战友,爱意渐渐生长,在得到组织批准后,他们成了一对真正的革命夫妻。 可惜,这对刚在一起的小情侣还没和彼此好好温存,就被分开,1940年秋天,王新接到调令,要独自前往东北执行更凶险的任务。 王士光亲手把她送上远去的马车,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死别。 起初,他还能断断续续收到她的消息,可之后,信息越来越少,直到1942年初冬,一封电报彻底击碎了他所有的念想。 电报上写着“王新牺牲”那几个字,让他瞬间崩溃,从那天起,王士光像变了个人,把所有的悲痛和愤怒都砸进了工作里,帮我党建起了第一个广播电台,名声响彻太行山。 有同事心疼他,想着给他介绍个对象,但都被拒绝,时间就这么流逝过去,七年,足够把一个青年熬成一个老人,却磨不掉刻在骨子里的爱。 当王新真的站在他面前,两人再也忍不住拥抱在一起,在暖和的屋子里,王新终于说出了这七年的经历。 原来,她在东北的任务凶险万分,为了保护整个潜伏网络,组织只好放出假消息,对外宣称包括她在内的一批同志已经“牺牲”。 她根本没死,而是在更隐蔽的战线上继续战斗,战争一结束,她就疯了似的开始找他。 组织只知道“王士光在太行山”,就凭着这句模糊的话,她翻山越岭,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找到了这里。
1938年,两名地下工作者假扮夫妻,没想到却对彼此产生爱意,走到一起,然而,婚后
月下影婆娑
2025-08-04 01:42:56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