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国民党女特务王化琴,被解放军战士押上刑场准备枪毙。就在这时,一个男人大喊道:枪下留人,首长说这个女特务是好人!
1951年四川昭化县刑场上,一位女教师被反绑双手站在土坑前,解放军战士拉动枪栓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刺耳,围观群众屏住呼吸,等待枪响。
就在这时,县政府通讯员策马冲入刑场,高举一封急信喊道首长下令枪下留人!这位名叫王化琴的女子被判枪决才几个小时,命运却在此刻发生了反转。原来救她一命的,竟是十一年前她从军统枪口下救出的共产党员。
王化琴,她的人生也充满了戏剧性,她本是四川昭化县大地主王连山的千金,家里有良田千顷、多个丝厂和钱庄,是名副其实的“王二小姐”。
要说她是怎么跟和共产党扯上关系的呢?得从她父亲和康余山的结拜兄弟情说起。因为两家关系好,康家两兄弟康乃尔、康克明从小就和王化琴一起读书,尤其是康乃尔与她形影不离。
王家更是承担了康家兄弟的所有学费,三人在南充读书时轮番包揽班级前三名,成了当时的一段佳话。
学习优异的王化琴精通英法日俄四国语言,21岁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被日本驱逐回国后,在成都当公民训练班班主任。
而此时重逢的康乃尔已是地下共产党员,王化琴在他的影响下奔赴延安抗大学习,成了进步青年。
但1938年台儿庄战役后,王化琴与部队失散。她和同伴陈云洁徒步一个月到西安,盘缠用尽都没找到八路军办事处,走投无路时看到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招人便报了名。
谁知一脚踏进军统大门,才发现这个训练团实际上是为国民党培养特工的机构。就这样,向往革命的富家小姐阴差阳错成了军统女特务,化名王坎恳。
在军统期间,王化琴凭借语言天赋从事日语密码破译,还当上了成都邮电检查所所长。这个职位表面管邮电,实际负责检查共产党的信件报刊。
正是此时,她与康乃尔在成都街头意外重逢。但此时他们一个军统特务,一个地下党负责人,昔日青梅竹马如今竟分属敌对阵营。
到了1940年5月,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康乃尔被列为抓捕目标。军统特务队长周伟龙召集会议布置抓捕行动,要求散会前任何人不得离开。
王化琴得知茶馆里的康乃尔有危险,她急中生智咬破舌头假装吐血,送医后在医院甩掉监视人员,然后她抄近路冲进茶馆,用眼神示意康乃尔撤离。康乃尔前脚刚走,军统特务后脚就把茶馆围得水泄不通。
当然王化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军统成立专案组调查她,那位当初引荐她入军统的少将怕受牵连,才以无确凿证据为由保下她的性命。
王化琴最终被革职关禁闭六个月,这段经历让她看清了国民党真面目,所以1947年辞职到泸州中学教书,与校长陆长明结婚生子,过起了平静生活。
没想到1951年镇反运动中,王化琴的地主出身和军统经历被揭发,昭化县政府确认王化琴身份后,虽然她已怀孕三个月但也被判处死刑。当押赴刑场的囚车启动时,所有人都以为这位前军统女特务的生命将终结。
然而时任青年团西南工委副书记的康乃尔知道消息后,立即写信给昭化县长胡谦解释王化琴救过他和多名共产党员的命!不能杀!县长现场看信后,王化琴当场改判三年管制。
但王化琴的后半生依然坎坷,三年管制期间丈夫迫于压力与她离婚,她带着孩子改嫁文盲农民罗顺才,一度落到乞讨为生的境地。
1982年政府为王化琴平反,肯定她虽在军统工作过但却没有做坏事,还帮助过地下党,于是69岁的王化琴重新当上了英语老师,直到1985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