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解放军一名走失的战士正在越南的农田里挖红薯,突然迎面冲过来七八名越军

山河蕴含力量 2025-07-30 12:47:40

1979年,解放军一名走失的战士正在越南的农田里挖红薯,突然迎面冲过来七八名越军,却并没有人向他开枪,这是为何?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泥泞的红薯地里,陈书利的手指深深插进潮湿的泥土,指甲缝里塞满黑褐色的泥垢。他已经三天没吃过一口粮食,胃里像烧着团火,两条腿灌了铅似的沉重。 远处炮声闷闷地响着,像天边滚过的雷。他顾不得太多,抓起半截红薯就往嘴里塞,生涩的汁水混着泥土味直冲喉咙。就在这时,身后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七八个端着枪的越军士兵离他不到十米远。 陈书利后背瞬间绷紧,右手悄悄摸向腰间的匕首。可奇怪的是,越军没人朝他开枪,反倒指着他脏得发硬的军装哈哈大笑,嘴里叽里咕噜嚷着越南话。 一个年轻越军甚至踢了块土疙瘩到他脚边,满脸戏谑。原来这群人把他当成偷红薯的越南农民了,陈书利浑身污泥,破烂的军装早被汗水和泥浆染成黄褐色,活脱脱一个逃荒的当地人。 时间倒回五天前,2月17日的高平战场,浓雾像牛奶一样泼在丛林里。陈书利率领的41军121师361团穿插分队刚踏入越南边境,就撞上越军埋伏。 枪声炸响时,他一把拽倒身边的新兵滚进弹坑,再抬头时大部队已消失在雾中。这个23岁的湖南班长抹了把脸上的血沫子,攥紧冲锋枪钻进密林。 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他像磁石般聚拢起六名走散的战友。伤员黄志荣的腿被弹片削掉块肉,熊武俊的胳膊用撕碎的军装吊在胸前。 七个人清点家当:三支枪、九颗手榴弹、几百发子弹。陈书利把唯一的冲锋枪挎在肩头,声音沙哑却斩钉截铁:"咱们七条命拴一块儿了!活着回祖国,一个都不能少!" 这天他们在河边撞见越军巡逻队,子弹追着脚后跟打进泥地,七个人连滚带爬冲进三间品字形的土屋。陈书利眼睛一亮,屋里堆满半人高的化肥袋。 "快!垒掩体!"化肥袋瞬间堵住门窗缝隙,他扯开嗓子分配任务:"枪手守窗口,伤员压子弹,胡清祥盯后院。" 越军的第一次冲锋来得又快又狠,二十多人猫腰逼近时,陈书利屏住呼吸,等敌人离屋不到三十米才暴喝:"打!"三支枪同时喷出火舌,冲在最前的三个越军像麻袋般栽倒。 后面的敌人慌忙趴进草丛,子弹却像长了眼睛,专打试图拖走尸体的手。原来陈书利早算准了:子弹金贵,必须放近了往要害招呼。 打到第五轮进攻时,胡清祥突然抓起手榴弹要往外冲:"老子不活了!"陈书利猛扑过去按住他,血红的眼睛瞪得像铜铃:"要死也得拉几个垫背!等天黑!" 当夜,七个人头碰头缩在化肥掩体后。陈书利摸出半截铅笔,在缴获的越军地图上划出三条线:"我和黄志荣往东,枪声会把敌人引开。你们两组往北,天亮前必须蹚过河!" 伤员马占社急得直捶地:"班长你不能......"话没说完就被陈书利打断:"执行命令!" 漆黑的山林里,陈书利边跑边对天鸣枪。追兵的子弹擦着他耳朵飞过,他故意放慢脚步,等看见手电光逼近才钻进荆棘丛。 背后传来越军气急败坏的叫骂,六个战友成功突围了,而他自己却被困在更深的包围圈里。 接下的日子成了荒野求生,陈书利嚼过酸涩的野果,喝过混着蚂蟥的溪水。有次他伏击落单的越军哨兵,用匕首抹了脖子换来半壶水和几个饭团。 最险的是在岩洞摔昏过去,醒来时两条毒蛇正盘在胸口吐信子,他愣是屏住呼吸熬到毒蛇游走,冷汗浸透了三层衣裳。 直到第五天清晨,他摇摇晃晃扑进红薯地。当越军围上来嘲笑时,这个饿得眼冒金星的老兵突然咧嘴笑了。 就在对方放松警惕的刹那,他闪电般抽出藏在背后的步枪。"砰砰砰!"三个越军应声栽进红薯垄。趁着硝烟弥漫,他翻身滚进河沟,浑浊的泥水裹着他冲向远方。 几天后晌午,陈书利扒开灌木丛,赫然看见10号公路上飘扬的五星红旗!他用尽最后力气爬上路基,对着红旗敬礼的瞬间,整个人像截木头般栽倒在地。 卫生兵剪开他结满血痂的军装时惊呆了:四十五公斤的躯体上布满二十多处伤,脚踝的伤口里还嵌着半片弹壳。 后方医院里,喜讯接踵而至:胡清祥背着马占社炸死追兵后归队;韦程儒带着伤员嚼草根走出丛林;七勇士全员生还,共毙敌36名。 中央军委授予陈书利"战斗英雄"称号时,他正拄着拐杖申请重返前线:"仗还没打完呢!" 四十六年后的今天,"威震峡谷七勇士"的连环画仍在军营传阅。当年轻战士摸着画里那个红薯地孤胆英雄的身影,总会听见老兵们说:真正的军魂,是绝境中依然记得保护战友,是污泥满身仍不灭必胜信念,是濒临毁灭也要向国旗敬上最后一个军礼! 信息来源: 《文汇报》1979年6月21日三版《孤胆英雄陈书利》

0 阅读:1
山河蕴含力量

山河蕴含力量

不愿面对现实的奶茶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