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少林寺,给人的感觉越来越像一家商业公司,而释永信更像个CEO,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出家人。 和尚也要生存,依靠香火钱、经营素斋馆来维持生计,大众尚可理解。但把“少林”变成注册商标,从功夫表演到禅茶售卖,就连景区纪念品都要收取授权费,实在让人难以苟同。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国内香客虔诚捐赠的善款,竟被用于在澳洲建分寺,甚至还配套高尔夫球场,这究竟是在修行,还是在度假享乐? 有人评价释永信面相精明,不像得道高僧,倒像个精明的商人,如今想来,这句“相由心生”似乎也有几分道理。佛门讲究清净、慈悲,可他这一系列操作,分明是把信仰当成了赚钱的生意。 少林寺本应是禅武精神的代表,现在却沦为商业IP。香客的虔诚、游客的向往,都成了账本上的数字。这到底是在弘扬佛法,还是在过度消耗人们的信仰呢?
果然印乐大师是来整顿少林寺的。刚上任第二天,以往一些需要付费的已经不见了,布施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