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悬念,韩国刚刚宣布了! 7月17日,韩国最高法院终审裁定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无

青山隐雾情悠远 2025-07-18 13:41:39

毫无悬念,韩国刚刚宣布了! 7月17日,韩国最高法院终审裁定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无罪,彻底洗脱了他在不当合并与会计造假案中的罪名。 这个结果让韩国舆论炸开了锅,有人拍手叫好,有人破口大骂,甚至有市民团体举着横幅冲进首尔街头,高喊“财阀操控司法”的口号。 事情得从五年前说起,2020年9月,韩国检方突然对李在镕发起猛攻,指控他在2015年三星物产与第一毛织合并过程中,通过哄抬第一毛织股价、压低三星物产股价的手段,帮自己以最低成本继承经营权。 更狠的是,检方还甩出一记“会计造假”的重拳,称李在镕擅自篡改三星生物制剂的会计处理标准,虚增市值4.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8亿元),并要求法院判处他5年有期徒刑和5亿韩元罚款。 这场官司一打就是五年,堪称韩国司法史上的“马拉松”。 一审时,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直接给检方泼了冷水,认为合并目的不单纯是为了李在镕的经营权,且没有证据显示股东利益受损,当庭宣判无罪。 检方不服上诉,结果二审首尔高等法院照样维持原判,直到7月17日,最高法院大法官敲响法槌,这场拉锯战才算彻底画上句号。 消息一出,韩国社会瞬间撕裂,一边是三星集团松了口气,律师团队高调感谢法院“明智判决”,称合并和会计处理完全合法。 另一边是市民团体集体暴走,韩国“参与连带”等组织在青瓦台门口搭起帐篷,举着“财阀不死,正义难行”的标语彻夜抗议。 更让人玩味的是,检方在这场官司中的表现堪称“谜之操作”。 从最初气势汹汹求刑5年,到后来被法院连续打脸,检方的证据链始终漏洞百出。 有法律专家指出,检方指控的核心——“合并目的不正当”——在商业活动中很难界定,加上缺乏直接证据,败诉几乎是必然结局。 不过,也有人怀疑这背后有政治博弈,毕竟李在镕在2022年就曾获尹锡悦政府特赦,当时正值韩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美国压力,需要三星牵头应对。 这场判决对三星集团的影响立竿见影,消息公布当天,三星电子股价飙升3.2%,创下10个月来新高。 而李在镕也没闲着,前脚刚拿到无罪判决书,后脚就飞往美国,与苹果、谷歌等巨头洽谈芯片合作,试图在AI芯片领域扳回一局。 毕竟,三星在高带宽内存(HBM)市场已经被SK海力士甩在身后。 不过,这场胜利对李在镕来说只是暂时的,虽然他摆脱了牢狱之灾,但韩国民众对财阀的怒火并未平息。 在社交媒体上,#打倒三星共和国#的话题持续刷屏,有网友翻出李在镕2017年行贿案的旧账,讽刺道:“上次行贿判缓刑,这次造假判无罪,财阀的钱真是万能的。” 更有甚者,有市民团体向国际刑事法院提交诉状,要求调查韩国司法系统是否存在系统性腐败。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判决也让韩国政坛暗流涌动,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借机猛攻尹锡悦政府,指责其与财阀勾结,破坏司法公正。 而执政党人民力量党则反驳称,法院的判决是独立司法的体现,不应被政治化解读。 从历史角度看,李在镕的无罪判决并非孤例,韩国财阀与司法系统的博弈由来已久,从李健熙逃税案到现代集团行贿案,几乎每一位财阀掌门都曾与检方“过招”,但最终往往能全身而退。 如今,李在镕站在了人生的新起点,他能否带领三星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再创辉煌,能否修复三星的公众形象,将是他接下来的最大挑战。 而韩国社会也在等待一个答案——当财阀与法律的天平再次倾斜时,这个国家能否找到真正的公平与正义? 毕竟,在首尔街头的抗议人群中,那些举着蜡烛的身影,代表的是无数普通人对法治的最后一丝期待。

0 阅读:30
青山隐雾情悠远

青山隐雾情悠远

青山隐雾情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