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西藏军区的汽车兵张良善,才刚刚结婚十天,还没好好陪陪妻子,就收到了归

梦里水乡谣轻 2025-07-15 13:51:41

1992年,西藏军区的汽车兵张良善,才刚刚结婚十天,还没好好陪陪妻子,就收到了归队的通知,谁料,等他十个月归来,等来的却是妻儿的坟墓,他跪在墓前,失声痛哭......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西藏阿里,有条叫新藏线的路,外人称它“死亡之路”,而这一点也不夸张,海拔4500米,顶风冒雪、塌方泥石流是家常便饭,对普通人是生命禁区,对驻守的军人来说,却是日复一日的上班路。 张良善就是这条路上的一个汽车兵,1984年,19岁的陕西小伙张良善大学毕业,没去城市,反而一头扎进了最苦的阿里军区。 年轻人总有一腔热血,觉得报效祖国就该来这样的地方,可现实很快给了他一记耳光,这里氧气少得可怜,陡坡急弯能把人的魂甩出去,有些山口甚至高达6700米。 但他没认输,一门心思琢磨怎么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把车开好,他跟老兵学,自己练,很快就成了车队里的好手。 他常说,在这里开车,光有胆子不行,还得有脑子,入伍第二年,他就干了件大事,一次在马洋达坂,路面湿滑得像抹了油,29台施工车全都停下来,谁也不敢再往前开。 张良善二话不说,跳上车,一趟趟地在险段上跑,硬是把所有车都带了过去。 还有一次,他把自己的备用零件给了战友,结果自己的车坏了,又赶上山体塌方,被困在山上整整15天,最后靠抓鱼吃才活下来,被找到时人已经瘦得脱了相。 还有一年冬天,他和战友在6700米的雪山上碰上暴风雪,零下30多度,连呼吸都像刀子割,车队被困,食物耗尽,他硬是带人铲雪开路,还冒险打了只黄羊,熬了三天三夜才脱险。 靠着这些一次次从鬼门关闯回来的经历,张良善从一个新兵,干到了班长、专业军士,最后成了运输排长。 在部队埋头苦干了六年,1992年,27岁的张良善总算结了婚,娶了何桂丽,新婚的甜蜜也就持续了10天,一封“任务,速归”的电报就把他叫回了部队。 家国之间,他选了后者,这是军人的本分,可谁知,这一别,竟是诀别,婚后快一年,妻子来信说怀孕了,张良善高兴坏了,在回信里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回去陪妻子。 可承诺这种东西,在“紧急任务”面前,有时候轻得像高原上的空气,就在妻子临盆前因感冒住院时,部队又来了任务,必须赶在大雪封山前,把物资送到前哨阵地,不然山上的兄弟们就要挨饿受冻。 战友们都劝他请假,可张良善是运输排长,车队出发了,然而,路上接到的两个电话,彻底击垮了这个硬汉。 当他收到第一个电话时,被告知妻子的状态不太好,他顿感不妙,但还是沉住气,先完成任务,可没过多久,第二个电话打来,竟然是告诉他,妻子生产面临难题,只能保一个,张良善当场就崩溃了,隔着电话线,他泣不成声,一定要保妻子。 他带着车队拼了命地赶路,五天五夜送完物资,顾不上休息,又用一天一夜跑完了正常需要五天的返程路。 当他顺利完成任务,冲到妻子的病房时,一切都晚了,孩子最终夭折去世,妻子也因为失血过多,离开了人世。 他在病床前守了15天,妻子最终还是走了,安葬妻儿那天,张良善穿着笔挺的军装,对着坟墓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泪如雨下。 接二连三的打击并没有结束,回到部队不久,他接到了妹妹病逝的噩耗,父亲也因悲伤过度摔断了腿,这个在“死亡之路”上都不曾畏惧的男人,在妻儿的坟前哭得像个孩子。 哭完了,他擦干眼泪,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解的决定,他要留下来,继续跑新藏线。 很多人觉得他疯了,可他的逻辑很简单,他的家没了,但这里还有千千万万的家庭需要他守护,他把对妻儿的无尽愧疚和思念,转化成了一种更广阔的责任。 此后的20年,张良善就一直奔波在那条夺走他至亲的路上,这条路,他亲眼见过一个排的战友牺牲在这里。 但他没有离开,因为他知道,正是因为一代代汽车兵的坚守,边防线上的战友们才能吃上热饭,穿上暖衣,祖国的边疆才能安宁,他不是不痛,而是选择用一种更宏大的方式去消化痛苦,张良善用他的一生,在“死亡之路”上立了座丰碑!

0 阅读:1
梦里水乡谣轻

梦里水乡谣轻

梦里水乡谣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