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没人敢挑战英伟达?国产显卡的困局,真相扎心了! 直白的说,英伟达基本上

森森视野 2025-07-12 08:32:10

为什么国内没人敢挑战英伟达?国产显卡的困局,真相扎心了! 直白的说,英伟达基本上属于垄断,那些游戏厂商也只会给英伟达做适配。 简单来说,因为显卡这东西是赢家通吃……国产系统刚起来,慢慢等吧,时间问题而已。 2025年7月,成立仅5年的国产GPU企业摩尔线程突然递交科创板IPO申请,募资80亿——这场豪赌背后,藏着中国显卡“突围战”的血泪与野心。一边是英伟达市值逼近4万亿美元、Blackwell芯片全球疯抢,另一边是国产GPU“四小龙”烧钱百亿却仍深陷亏损泥潭。“全功能GPU” 这面旗帜被摩尔线程高高举起,创始人张建中曾是英伟达中国区“一把手”,带着老部下创业,放话要做“中国版英伟达”。可现实呢? 摩尔线程5年迭代4代GPU架构,速度堪称芯片界“拼命三郎”。2024年,其桌面显卡MTT S80性能追平英伟达2021年的RTX 3060,甚至能流畅运行《黑神话:悟空》;AI智算卡MTT S5000算力碾压英伟达2020年的A100芯片。表面风光,暗地却是刀尖舔血:S5000的32TFLOPS算力,还不到英伟达2022年H100(67TFLOPS)的一半,更被今年量产的Blackwell芯片甩开几条街。 更扎心的是集群规模。摩尔线程的千卡智算中心刚商用,微软、Meta却早已用英伟达H100搭起10万卡级超算集群——算力差距从“年”拉大到“代”。 硬件追赶难,软件生态才是真正的天堑。英伟达CUDA生态垄断全球:600万开发者、900个加速库,游戏厂商闭眼适配;而国产GPU想撬动一个游戏引擎,都得从零写驱动。摩尔线程拼死自研MUSIFY工具,号称能让CUDA代码“零成本迁移”,可实际效果?开发者摇头:“兼容≠好用”。 烧钱速度更触目惊心。摩尔线程三年研发砸下38亿,2024年毛利率虽逆转至72.32%,但亏损仍近15亿;另一家沐曦股份三年亏33亿,2025年Q1应收账款竟占营收192%,被质疑“赊销冲业绩”。 原因:绕不过的三座大山 1. 专利墙:英伟达和AMD手握GPU架构、渲染管线等核心专利,国产每走一步都可能踩雷。摩尔线程5年攒下450项专利,但想绕开国际巨头壁垒,至少还需5-10年。 2. 制程锁喉:7纳米以下先进工艺被台积电、三星垄断。2023年摩尔线程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先进制程代工大门“哐当关闭”,只能靠存量芯片苦撑。 3. 生态魔咒:AMD性能不输英伟达,却因生态弱势市占率不足20%。国产GPU即便性能达标,谁愿为一款“小众显卡”重写游戏代码?。 结语: 政策东风猛吹:英伟达特供芯片H20被禁后,国产GPU政务市场渗透率3个月暴涨17%;2025年中国超50%AI算力将转向国产芯片,替代市场高达3228亿。摩尔线程们赌的是:用5年时间,在英伟达吃完蛋糕前撕下一块肉。 “中国芯的黄金时代,不在上市钟声里,而在生态生根时。” 你看好国产显卡的未来吗?评论区聊聊! 官媒信息来源: 1、 网易科技 2025-07-11 《国产GPU“全能选手”冲刺科创板 摩尔线程的技术长跑》 2、新快报 2025-07-09 《国产GPU双星冲刺上市 直面亏损与英伟达代差》 3、东方财富网 2025-07-08 《国产GPU双雄逐浪科创板:摩尔线程“广积粮” VS 沐曦“孤注一掷”》

0 阅读:75

评论列表

流浪的风

流浪的风

1
2025-07-12 12:19

几十年前我们有啥?啥东西都要从零开始,况且现在我们最起码有了一,慢慢会好的,况且现在的国产又不是不能用

森森视野

森森视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